北京的寒冬出奇地沒有飄雪,不過南遷的風雪,卻阻慢了京城的花期,春節到了民工回不了家,我卻離家上京。天安門四周的華燈年廿九開始金光四射,當我住進昔日全國學子的科舉勝地國子監時,大紅的燈籠、春聯還來不及掛到屋前,但北京的老胡同、巷裏人已經洋溢了濃濃春意,鞭炮、煙花即將解禁,試演連場。雖大家看的都是同一個時鐘,但北京和香港還是差天共地!為遊子的我想到了不在家的理由。再想深一層,祖國度歲,何嘗不是滿足回家過年的微願?
記者、攝影:馮敏兒
鳴謝:OMEGA
煙花解放全場甩賣
按老北京的習俗,除夕團年飯後,要盡情地玩上一夜。到12點的鐘聲敲響,吃上第一口餃子,春節就開始了。京城之內不准放煙花也在年三十解禁,連續一星期的狂歡獲批准,300多間鞭炮煙花銷售「煙火營」賣的都是搶手貨,像我們般沒有煙花的春節,對北京人來說是不能原諒的!但說到揮春年貨,就遠不及我們賣個成行成市。西城區的官園批發市場已算最熱鬧,但還是無得比,賣揮春的丁淑梅一招「全場甩賣」,一片片的福字,一隻隻的大鼠細鼠,幾毛錢有交易,旨在清貨早放年假,做她的湯圓去了。
神奇新北京四合院
老北京潘恩利師傅人稱老潘,去年把新買的面積只55平方米的四合院改建成200平方米的生活空間,他向下掘,在地底建出一座私家園林,假山、假景、廚房、桑拿,自製對流空調,冬暖夏凉,大宴親朋。除了地下,還有天上,他創建了傳統四合院從未出現過的天台,煙花自己放還是看別人,盡皆一目了然,就像他從前住在天安門廣場後園的四合院,看盡新春在廣場上爆放的煙花。雖然故居被政府收回,搬了家,但他對四合院,對春節的重視同樣不減當年,他就是最愛一室的熱鬧,每年這個時候,他便準備了大箱煙花鞭炮,掛了滿屋燈閃閃、彩帶、氣球、春聯,窗上門楣都貼滿一片片的紅剪紙。
老北京絕技
潘師傅是滿族的白旗後人,就比所謂漢人更重視傳統文化,他非常好客健談好玩,雖然下崗前的職業是毛毯工人,但他那手書畫才絕非等閒,有畫為證,還即席寫了一個「福」字送給香港人,用行動說明了他的春節是怎樣過的,他說:「時下的年輕人雖然對春節淡薄,但從前北京人都很期待過春節,因為每人都多發給一點糧票,有魚有肉。」這難道就是老北京最根深柢固的遺傳基因?他宴請的那碗炸醬麵、麻豆腐、炸灌腸、炸咯吱,啖啖老北京風味,他還示範一式「原湯化原功」,聽錯了,其實是「原湯化原食」,但沒分別,把煮麵水洗碗吞下肚裏,吃得一亁二淨,他說有消化麵條奇效,老北京的抵死幽默,至此心領神會。
北京鐘聲 敲響新歲
人民大會堂前的OMEGA奧運倒數時鐘,令京城的春節分外充滿希望,這個北京的時間,不就是香港的時間嗎?當非常具象徵意味的大鐘寺永樂大鐘,今年敲出第一響報歲鐘聲,我們究竟又知道它真身所在嗎!世上有兩種鐘,前一種純由科技支配,後一種則純由人自己報上,所以有時會搞錯,就如記者竟以為傳說中人人爭相許願的永樂大鐘,就是大鐘寺門前那一個,事過境遷才發現自以為正中人心的浪漫取景,全盤搞錯,那口世上最古老,鐘身寫了最多字,重46公噸的永樂大鐘,其實要交10元入場費,另付100元才可敲3下……
浪漫後海 踏冰而來
老潘的地下園林,自比「私家的北海公園」,看在可憐地屈居香港百呎斗室的我眼裏,實無法想像,但他卻認為是自己的文化生活!的確,當我尋遍京城最具春節氣氛的場所,穿過北海公園,跑進後海酒吧街,才驚覺這不就是老北京的繁華春夢嗎?彎彎小橋、倒映霓虹、長年高掛的串串燈紅酒綠,夜夜笙歌,竟是無比春色!朦朧月色下突見小孩走進湖心,踏水而行?!看真原來是後海成冰,何止小孩,簡直情侶雙雙,終於入了春節正題。
黑貓白貓 捉肥鼠好過年
承OMEGA請客有幸進入北京的「中國會」進餐,因奧運期間他們會包場宴請各方豪傑,但這兒卻非一般老北京能去的地方,因為會員的財富地位少個崩都唔得,老闆正是我們的鄧永鏘,不過在他之前,這兒其實是著名的「四川飯店」,乃鄧小平最愛流連之地,號令天下的名言:「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便是在這叁號房間說的!捉隻肥鼠好過年!妙哉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