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春暴飲暴食易令腸胃吃不消,令胃痛求診的個案大增,但有部份「胃痛」其實可能是膽石引致的痛楚。有外科醫生表示,每年新年過後,有不少求診者經檢查後才發現是膽石,部份人更因攝取過量脂肪,出現急性膽囊炎等可致命併發症,需即時把膽囊切除,市民要預防這種富貴病,新春期間應減少進食油膩食品。 記者:張嘉雯
外科醫生鄺國雄指,以美國為例,每10至12人中,就有一人生膽石,估計本港的患者比例相若,由於大多數膽石都沒有病徵,所以不易察覺。
分泌荷爾蒙刺激膽囊
膽汁由肝臟分泌,儲存在膽囊內,成份包括膽酸鹽、膽固醇和卵磷脂,當這些物質飽和時,就會沉澱成結晶體,最後凝結成石。鄺國雄指,進食油膩食物後,胃會分泌一種荷爾蒙,刺激膽囊收縮及擠出膽汁消化脂肪,膽囊不斷收縮,膽石就會被壓迫,令患者產生脹痛感,若吃得太多肥膩食物,情況更嚴重。
「初初係食完飯之後大約半個鐘頭,開始一陣一陣咁痛,可以痛得好緊要。」鄺國雄解釋,因為膽石會引起胃脹和胃痛的感覺,令患者誤以為是胃病發作,估計有兩至三成的胃痛求診者,其實是膽痛。
雖然膽石患者主要是50至60歲的人士,但近年極速減肥成風,故也有不少年輕患者。鄺國雄表示,曾有一名20多歲女士極速減磅,兩個月內勁減60磅,結果引發膽痛,「好肥嘅人如果喺短時間內減肥,將脂肪拆散,就會分解出大量膽固醇,好易會沉澱為膽石。」
膽石不能流走或打碎
不少人對治療膽石有誤解,以為膽石可以自然流走,鄺國雄解釋,膽石流走的機會微乎其微,加上膽囊已出現病變,故會繼續有沉澱物,膽石會再次形成,激光能打碎腎石,但不能打碎膽石。
因膽石痛求診的病人中,兩至三成出現急性膽囊炎、膽管炎及胰腺炎等可致命併發症。鄺國雄建議巿民及早做手術,因一般膽石患者只有5%不能接受微創手術,但若出現併發症而必須用傳統剖腹手術,不能接受微創手術的比例會大增至20至25%,傷口及危險性都較大。
鄺國雄指,切除膽囊後身體仍可分解脂肪,但要進食得宜。
市民對膽石的常見謬誤
謬誤:膽石會自然流走
醫生解答:這是自然療法的說法,西醫並不認同,即使膽石可以流走,但因膽囊本身已有病變,膽石會再次形成。
謬誤:膽石可以用激光打散排走
醫生解答:現時腎石可以用激光打碎,但膽石卻不可以,因為膽石較軟、鈣化物較少,而且膽囊只有一個(腎臟有兩個),一旦碎石排走時引起發炎,會非常危險。
謬誤:吃藥可以溶解膽石
醫生解答:目前確有溶石的療程,但只限於西方人有效,中國人跟西方人因為飲食習慣及遺傳有異,膽石的成份也不一樣,即使是西方人接受溶石療程,也要兩年才開始見效,復發率高達三成。
資料來源:外科專科醫生鄺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