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割包皮是常見的兒科手術之一,由於病童需用「無底紙杯」保護傷口,除影響外觀,行路時更會像機械人般,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故多要等待長假期才接受手術。兒科醫生指其實可選用「人造皮膠布」取代傳統的紙杯,既可減低活動時造成的痛楚,也可避免紙杯凸起帶來的尷尬。 記者:梁瑞琼
香港港安醫院小兒外科專科醫生文詠基解釋,割包皮是將多出的包皮剪去,避免過長的包皮影響生殖功能或引致感染,手術傷口約需兩星期才癒合。而傳統的手術護理,病人需以剪去底部的紙杯罩着傷口,以免組織黏連,但由於紙杯體積大,即使穿着鬆身衣服,病人下體仍會凸起,加上走動時若碰到紙杯及傷口,也會引致痛楚,為免尷尬,大部份家長也會安排兒子請假、或在聖誕節或暑假等長假期才做手術,令醫院出現割包皮手術旺季。
透氣及防水
文詠基表示一款人造皮膠布約於六年前面世,可取代紙杯作為割包皮的術後敷料,方便病人隨時接受手術,人造皮膠布由一種特別的物質製造,可緊貼在傷口或灼傷的地方,膠布黏貼力強,不易鬆脫,表面的一層網可避免黏着傷口,可減低除去膠布時的痛楚,更不會影響外觀。
人造皮膠布具透氣及防水特性,故病人在接受割包皮手術後仍可洗澡,但只可以淋浴,不可浸浴。文詠基表示不少病人周五接受手術,下周一已可上學,但使用人造皮膠布不會縮短傷口的癒合時間,每五至七日需要更換膠布一次,同時也要避免劇烈運動。
男士割包皮與否有多個因素要考慮,文詠基指,割包皮者大多是患上包皮囊炎或包皮過長及過窄,龜頭無法整個露出,令小便積在包皮囊,引致發炎、龜頭紅腫、小便時疼痛及痕癢,嚴重者更會令包皮壞死,但也有家長因考慮衞生理由,即使沒有不適,也會安排兒子接受手術。他指,父母應諮詢醫生意見,方決定兒子是否需要割包皮。
7歲的梁柏熙去年底因包皮囊炎接受割包皮手術,他的外婆表示,曾有朋友特別安排兒子在暑假割包皮,以免影響學業,當時熙仔即將考試,也擔心手術會影響成績,但熙仔使用人造皮膠布作術後敷料,即可如期考試。熙仔說:「見過有同學吸咗紙杯好似機械人咁行,好怪又好麻煩,用膠布貼咗一啲都唔痛,仲可以冲凉。」

割包皮手術問與答
問:何時該接受手術?
答:多數是兒童,但也有成年男士因包皮頻密發炎而接受手術。
問:割包皮的原因是甚麼?
答:包皮囊炎、包皮過長或過窄,令龜頭無法整個露出。
問:手術後復原時間需要多久?
答:約兩星期。
問:不割包皮有沒有危害性?
答:因小便會積在包皮囊,引致發炎及龜頭紅腫,嚴重者更會引致包皮壞死,令陰莖組織也受影響。
資料來源:文詠基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