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雪災過後,勢將有相當重建,建材及建設業務將可受惠,中國交通建設(1800)日來表現頗佳,市場預期將受惠於有關重建。
中交建業務不限於國內,亦有相當海外業務,剛公佈接獲肯尼亞內羅畢環城路設計及施工總承包合同,價值為1.28億美元,該項目為肯尼亞歷史上第一條繞城主幹線,工程期為36個月,合同價值雖不高,但近數月於中東、非洲及馬來西亞等地已接獲各項工程達24.7億美元,已在持續增長中,去年佔業務比重約15%,目標為5年內增至30%。
炒災後重建屬藉口
中交建以國內工程為主,1月初已投得京滬高速鐵路其中一段工程,合約價值137.2億元人民幣,中交建於06年於鐵路項目獲得突破,已接工程88億元人民幣,今年進一步大突破,成為主要增長來源。
雪災後重建是必然,而認為中交建受惠只是想當然,中交建以建設新項目為主,未聞有主要基建被摧毀而需要重建,因此,中交建受惠於災後重建不會太多,而建材的受惠更為實際,近日中交建的上升,是跌後的正常表現,憧憬受惠重建,只是藉口。
基本上,中交建一直受惠於國策對基建的鼓勵,「十一五」規劃的交通基建仍在持續進行中,相信下一個5年計劃仍有相當基建需要投資,尤其中交建的策略漸向鐵路及海外業務傾斜,計劃於2010年佔鐵路市場份額由去年的5.7%升至10%,海外工程目標於5年內由15%增至30%,使各項業務將較為均衡,更利於發展。
目前中交建的業務,以基建建設為主,其中又可分為港口、道路、橋樑、軌道(地鐵)及鐵路等,但利潤則較低,其次為機械製造,為全球最大集裝箱起重機供應商,利潤最高,由於基建建設所佔比重最大,整體利潤率仍被拖低,中交建已在致力改善,去年上半年,整體毛利率已由10.8%升至11%,於扣除非業務收入後,營業利潤率已由4.14%升至6.02%,稅前利潤率亦由4.15%升至7.54%,已有相當改善。

稅率改變有利業績
今年起,稅率改變,去年中期已對遞延稅項作出相應調整,實際稅率為22%,低於上年同期的25.6%,去年,中交建所付稅率主要為33%,部份為15%,新稅率為25%,原付33%立即降低,而原付15%的,將分5年升至25%,相信對中交建業績有利。
中交建昨收20.90元,預期07年PE50.5倍,08年PE30倍,較為合理,而從低位已回升26%,可候低吸納看中短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