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購水貨電輪椅一肚氣<br>疑型號不符 維修被索高昂費用

婦購水貨電輪椅一肚氣
疑型號不符 維修被索高昂費用

有肌肉萎縮症患者購買「水貨」電動輪椅,發現收據的輪椅型號與定單不符,疑遭偷龍轉鳳。輪椅在保養期內故障,售方又「先斬後奏」維修,索取6,500元費用,事件糾纏多月,事主一度以法律途徑追討。有職業治療師強調,電動輪椅除事前評估外,售後維修極為重要,不建議用家購買「水貨」。

患有肌萎症的阿儀,僅餘手腕及頸部尚有有限活動能力。她的起居生活,一向依賴父母照顧,惟隨着兩老年紀漸大,力不從心。為減輕父母負擔,阿儀向慈善機構申請撥款,經職業治療師評估後,於06年10月購買了一部電動輪椅,「治療師建議嘅輪椅型號,『新車』差唔多6萬蚊,超過咗4萬幾嘅資助總額。」

操作噪音極大

限米煮限飯,阿儀決定購買「水貨」,「係一啲病人自助組織刊物,見有一個廣告話入口到價錢平一截嘅電動輪椅陳列品,價錢4萬8千蚊,保養一年。」為圓「自由」夢,阿儀年前決定選用「水貨」,但期盼已久的電動輪椅,卻為她帶來困擾。「我幫襯嗰間公司叫WilsonCompany,間公司無門市,開喺私人住宅大廈,我訂嘅輪椅型號明明係『TDX5』,試車時我唔識分辨,送貨後,間公司先補寄發票,上面寫嘅型號竟然係舊款嘅『TDX3』。」
不過,阿儀投訴時,對方卻另有說法,「姓趙嘅負責人,死口話定單上嘅『TDX5』寫錯,我買嘅係『TDX3』。」阿儀對此說法甚感懷疑,而更令她氣憤的是,該部輪椅操作時發出極大噪音,「我要求佢整,就一直拖延,最後爸爸幫我係部輪椅度加入隔音海綿。」
去年6月,即購買輪椅後8個月,阿儀發現輪椅失靈,遂送回該公司檢修。她表示,負責人未有報價,在去年8月尾便稱已修妥輪椅,並指因輪椅曾加海綿,屬私自改裝,致摩打被異物所纏,向她索取6,500元費用。阿儀感到對方「打死狗講價」,由於質疑該公司的經營手法,故她拒絕屈服,曾向消費者委員會投訴,該會調解無效,她遂循小額錢債審裁處途徑追討購買輪椅的4萬8千元費用。她氣憤地說:「呢幾個月,我冇電動輪椅用,被迫問人借部普通輪椅用,要靠人推,落街都落唔到。」

無錢惟有妥協

阿儀與WilsonCompany於上月30日在小額錢債審裁處開庭前達成和解協議,「對方要我畀幾千蚊,搵公證行反證部輪椅款式唔啱,我邊有錢,惟有接受和解,唔使錢攞番部輪椅!」不過阿儀表示,她取回「坐駕」時輪椅仍有異常,對方願意維修,預計兩個月才可取回。
本報多次聯絡WilsonCompany,向出售輪椅予阿儀的趙先生查詢,他只強調定單與收據上輪椅型號有異「解釋得通」,但拒絕作任何回應。
檔案編號:1024007

專業意見:使用前後應有治療師評估

醫院管理局轄下復康專科及資源中心高級職業治療師陳潔玲強調,病人使用電動輪椅前,必須由職業治療師評估,使用後也應由職業治療師跟進。她絕不建議選用沒有正式代理商的「水貨」,以免輪椅損壞時缺乏保障。「購買前要評估病者活動及控制能力、家居及周邊環境與需要配件,決定邊款電動輪椅適合。」
陳潔玲又指出,病人或家屬自行在輪椅加軟墊其實並不適宜,「唔同病人,病況、坐姿都唔同,喺輪椅上面有唔同嘅壓力分布,軟墊要配合唔同物料同尺寸,否則亂『攝』毛巾呢啲軟嘢,會影響健康。」她表示,市民如有需要,可致電復康專科及資源中心預約,電話:23642345,只需繳付數十元登記費,評估則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