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商爭奪虛擬技術市場

軟件商爭奪虛擬技術市場

在1980年,國際商業機器(IBM)找了當時尚未成名的微軟(Microsoft),為旗下個人電腦(PC)提供操作系統軟件。當時IBM棋差一着,竟容許微軟將這套名為DOS的軟件,以特許形式提供給其他硬件商。DOS不但迅速成為舉足輕重的PC作業平台,更為微軟稱霸業界打穩根基。
20年後,微軟也可能重犯同樣重大錯誤。在2002年,微軟由於嫌貴錯過吞併當時同樣未成名的軟件公司VMware。其後,VMware被大型數據庫供應商EMC收購,但仍然擁有很大獨立性。為此,VMware可以憑本身的權利開發軟件,而且適用於不同品牌PC的系統。VMware的成名作,是所謂的「虛擬技術(virtualisation)」。

VMware軟件發展迅速

這套系統原本為大型電腦而設,讓電腦可以分身成為「數部虛擬機器」,每一部以獨立操作系統運作。要做到這一步,VMware研發了名為「hypervisor」的虛擬技術操控程式,管控電腦處理器和記憶體分享。
在VMware還未出現的日子,企業覺得與其要一部大型電腦分擔不同工作,倒不如用多部小型電腦來得方便。但長此下去需要很多人力、物力和空間運作。因此虛擬技術能成為軟件業中發展最迅速的其中一個範疇,這並不令人意外(見圖)。
最近,甲骨文(Oracle)宣佈會收購軟件供應商BEASystems;太陽電腦(Sun)則打算買下MySol,凸顯業界改變作風,並專注研發令用戶「慳錢慳力」的工具。
虛擬技術除了適用於伺服器,下個目標就是推展到桌面電腦,到時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式毋須再在桌面電腦啓動,便可遙距進入數據中心,透過虛擬機器運作。那麼,數據儲存也更輕易分流。
虛擬技術的終極目標就是建立這樣的數據庫,VMware則早着先鞭。10年前由一班電腦專家創立的VMware,已成為軟件業界增長最快的公司,難怪該公司去年8月上市時如此轟動。

透過購併加強實力

雖然VMware最有名的出品是hypervisor,該公司也推出其他產品提升利潤,例如管控虛擬機器的軟件。而VMware已成功說服其他電腦公司使用其產品,逐步建立這個新興平台。
VMware之所以能夠成功突圍,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在適當時候推出適當產品。更重要的是,用戶安裝VMware的產品時,不會影響原有設定。
業界重量級企業最近作出反擊,惠普(HP)和太陽電腦準備研發高端伺服器。至於微軟將把自己出品的hypervisor虛擬技術操控程式「Viridian」,融入新版視窗(Windows)操作系統內。
另一家加入戰團的是XenSource,該公司免費提供hypervisor軟件,但同時出售相關產品。最近XenSource被同業Citrix以5億美元購下。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微軟未能在虛擬技術方面追上VMware,只好吞併Citrix。
簡而言之,虛擬技術的普及,就是以電子模式實現全球一體化:當界限消失,任何東西也垂手可得。
2008TheEconomistNewspaperandTheEconomist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