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環境小投資:減息能否重振經濟動力? - 潘國光

大環境小投資:減息能否重振經濟動力? - 潘國光

聯儲局上周再減息50基點,以行動粉碎前周因「法興事件」被認為錯誤減息75基點的批評(如果之前錯減了息,上周理應不用再減才對),9天內累積減幅125基點,是911事件以來最進取的步伐。筆者認為,前周儲局沒有錯減,只是遲減了。執筆時,美國兩年期國庫券孳息為2.14厘,與現水平聯邦基金目標利率有86基點距離,反映減息步伐尚未追上經濟實際需要。

兩因素左右息差

過去30年,美股周期性下調大多在上述息差出現「由負變正」前後月份完結(見圖),因此,若上述息差進一步收窄至正負25基點距離,將會是美股見底其中一大徵兆。若以現時利率期貨價格推算,目標利率最快要待4月底才下降至2.5厘,期間至少有兩大因素足以左右息差變化:
1.若利率政策再有延誤,則經濟下滑風險會上升,孳息則會下跌。12月至1月期間,隨着儲局多次錯失大幅減息機會,兩年期孳息遂由3.25厘急跌至1.84厘。
2.若經濟數據或企業盈利消息進一步惡化,投資氣氛或會再次轉壞,避險需求上升,並導致孳息下跌,屆時儲局便有需要追減息。
然而,美國持續減息是否真能重振經濟動力?利率政策是否也有一定極限?筆者絕對認同,單靠利率政策,不能解決美國當前所有經濟問題,但利率政策本身卻是解決問題一大先決條件。意思是,如果連利率政策也弄不好,就不要指望可靠其他辦法解決問題。
經濟基本面與股市走勢兩者經常存着互動關係,筆者之前曾引用已故歐洲名家科斯托蘭尼,有關主人拖狗出街散步的比喻──主人是經濟周期,狗仔則代表股市周期。美國現況是主人越來越被狗仔主導,若不及時拉回,狗仔最終會改變主人方向;若及時積極果斷作出干預,主人則可逐漸回復原先步伐,並從新引導狗仔所行方向。

財金政策成關鍵

儲局是否未有及時嘗試干預市場情緒,筆者暫沒有確實答案,但若從上述息差判斷,現時利率政策無疑仍落後於實際需要,因此,未來財金政策步伐如何仍相當重要,期間一些較具前瞻性的經濟指標,如每周申領失業救濟人數、非農業職位增長、供應管理學會指數、消費信心、各項零售數據,及上述息差等,都需要密切留意。
兩年期孳息好比市場對經濟前景及利率政策的投票機器,若對前景及儲局政策有信心,孳息可升近甚至超越目標利率,反之亦然。

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潘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