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來如此:球例賽制面面觀 - 潘源良

源來如此:球例賽制面面觀 - 潘源良

周中西班牙盃8強次回合直播時,與講波拍檔崔錦棠偶然談及作客入球優惠的賽制,他認為此制度略有不公平的地方。賽事踢兩回合,兩隊先後各有主場之利,看似一視同仁;但實際上到次回合決定性一仗時,只有客隊仍有機會取得作客入球,而這類入球一旦出現,主隊要收復失地,便要入超過一球,而時間卻越來越少。

「作客入球優惠」存不公

先踢主場的一隊若失了作客入球,他們有較長時間作部署,在第二回合找尋補償。此外,比賽若進入加時,客隊仍有機會以這種優惠令主隊陷於絕境;所以,賽例似乎對先在主場出戰的隊伍有利。
果然,從西班牙盃此圈的戰果印證,第二場才在主場出戰的馬德里體育會、馬略卡及畢爾包,都先後因作客入球的困擾而終告下馬;只有巴塞隆拿在多踢一人兼美斯大勇的情況下,得保清白之軀晉級。
作客入球優惠的制度在各項淘汰賽中普遍使用,本來可令賽事更具戲劇性,但也確實會引來爭議;結果,像英格蘭聯賽盃,近年便嘗試僅在兩回合打和必須加時的情況下,才提供這個優惠,鼓勵客隊進攻。

鼓勵進攻為大方向

球例與賽制的更迭,都以鼓勵進攻為大方向。90年代的所有改例,包括禁止門將用手接應回傳,引入聯賽3分制等,都收到不錯的效果。但一制興、一弊生,門將不能在後防用手跟隊友拉布,卻出現了前鋒的「角球旗戰術」消磨時間,也是無可奈何。
至於大賽中曾嘗試採用的「黃金入球制」與「銀球制」,已被紛紛棄用,卻是有點可惜。前者確實曾為球賽帶來驚險的高潮,也成功鼓勵鋒將進攻,成為「一箭定江山」的英雄;像2000年歐洲國家盃決賽時,法國前鋒查斯古特的平地一聲雷,便叫人印象深刻。

「黃金入球」反高潮

可惜球賽突然以一球終結,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反高潮;而直播商在時間預算方面極難配合,也是促使撤換這制度的一大壓力。此外,一球定勝負潛藏着爆冷的危機,也是列強班霸不願看到的,他們在足總及足協的會議上,當然會極力表示反對。
回頭再說作客入球優惠的賽制,個人以為確有可取之處,也存在不公的地方。可能改善的,是維持這個優惠,但若首回合踢成和局,同樣要加時作賽。這樣,先作客也好,後作客也好,可能取得入球的比賽時間便會一樣,足以杜絕不公平的非議。
文:潘源良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