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毒餃子」涉嫌令800多名日本人不適事件有新進展。日本兵庫縣警方在一個餃子包裝袋發現針孔,懷疑有人蓄意用針筒將農藥注入餃子內,現把當地個案列作食物中毒和謀殺案處理。
疑有人用針筒下毒
警方透露,該包餃子為「中華美味一口吞餃子20個裝」,由中國河北省天洋食品公司生產,包裝袋側中央有長一毫米、闊三毫米的針孔,深及盛水餃的盤子。兵庫縣高砂市一家三口上月食用餃子後,上吐下瀉,警方後來在餃子包裝袋和三人的洗胃水中驗出甲胺磷。警方表示,小針孔洞經縣警科學搜查研究所仔細調查才發現,初步疑有人透過針孔下毒,但未知是在中國生產或日本銷售時下手。
千葉縣上月亦有兩家人吃天洋食品廠生產的另一牌子的餃子中毒,縣警沒在包裝袋上發現小針孔,卻從一個包裝袋上的殘餘餃子皮驗出甲胺磷。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化驗所在千葉縣一中毒婦人吃剩的水餃中,驗出濃度高達130ppm甲胺磷,超出標準100倍以上。有專家認為這非蔬菜上殘餘農藥,而是有人在製作餃子時,錯手或故意下藥。
事件令日本人對中國食品失去信心,大丸、松坂屋、三越等大型百貨店,均以「安全優先」、「消除顧客不安」為理由,收起中國出產的蔬果或急凍食品不賣,西武和崇光也宣佈,暫時收起店內未經核實不含殘餘農藥的中國加工食品。南韓前日也對中國進口餃子進行清查。
中央社/日本《每日新聞》
恐影響關係 日淡化事件
「毒餃子」事件,令日本人對中國食品的信心完全動搖,還可能影響去年才回暖的日中關係。日本外相高村正彥昨日淡化處理,強調中國今次反應迅速,並認真處理,相信食品恐慌能盡快平息,對兩國關係的影響減至最低。
曾指摘北京對食品安全愛理不理的內閣官房長官町村信孝指,中國政府前日派檢疫人員到石家莊天洋食品廠調查,並下令停止生產。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和商務部官員今天赴日本,與日本官員聯手調查幾百人吃餃子中毒事件。
日本傳媒對「毒餃子」事件作鋪天蓋地的報道,並指出中國的報道寥寥可數,就算國內回收餃子,大部份消費者和零售商都對事件不知情。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就此回應:「中國和日本傳媒報道取態和方法不同,未經科學調查得到十足結果之前,現階段有義務作慎重的報道。」
路透社/日本《朝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