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劇烈運動宜體檢<br>倘患冠心病 猝死風險高

中年人劇烈運動宜體檢
倘患冠心病 猝死風險高

【本報訊】中年專業人士經常面對極大的工作壓力,易患上無明顯症狀的冠心病,增加做劇烈運動時猝死的風險。心臟科專科醫生指,冠心病患者在運動時,其中一條心臟血管可收窄逾60%,猝死風險較健康人士高出八倍,建議中年人要定期接受包括心臟檢查的體檢,參加馬拉松這類劇烈運動前要評估健康狀況。 記者:梁瑞琼

本港心臟病有年輕化趨勢,以往患者多是50歲或以上,心臟科專科醫生梁永雄表示,以伊利沙伯醫院為例,40至50歲的冠心病患者數目,較10年前增加近40%,部份中年患者從沒出現胸痛、氣促、心絞痛等冠心病症狀,三分一因冠心病引致心肌梗塞的患者更會突然猝死。

與壓力大有關

糖尿病、高血壓、膽固醇高、吸煙、缺乏運動等是常見引致冠心病的高危因素,但梁永雄表示約5至8%患者的成因不明,估計與長年累月的工作壓力有關,曾有一名只有37歲任職投資銀行的患者,血壓、血糖及膽固醇均正常,接受體檢時偶然發現其中一條心臟血管已栓塞達70%,需接受「通波仔」手術治療,估計與長期生活緊張及工作壓力有關。
梁永雄解釋壓力會令身體分泌腎上腺素及影響自主神經系統,增加出現心律不正的風險,同時也會刺激皮質醇、血壓及血脂上升,令脂肪更易積聚在心血管中。他指港人生活節奏急速,公餘時愛暴飲暴食減壓,加上缺乏運動,增加患上冠心病的風險。
梁永雄指,若一條心臟血管栓塞逾60%,心臟病發風險較健康人士高10倍,運動期間更特別容易出事。國際醫學研究顯示,每10萬名在運動中猝死的人中,6人是中年男士,較年輕男士高出八倍,在馬拉松賽事中,每10萬人中就有1.4人在比賽時死亡,而35歲或以上猝死運動員中,57%是死於冠心病。
劇烈運動可誘發冠心病,梁永雄指,運動時心跳加快,若自主神經系統反應過快,則有可能造成惡性心律不正,無法將足夠血液送到身體各處,對一些心血管已被脂肪阻塞的人士,突然增加運動量會令心血管硬化,血管壁受壓破裂,導致心肌梗塞。
梁永雄建議糖尿病患者等冠心病高危族應定期接受心臟檢查,例如運動心電圖檢查,較少做運動的人,進行劇烈運動如馬拉松前更應檢查心臟的負荷能力,減低猝死的風險。

冠心病患者小資料

高危因素

‧高血壓
‧糖尿病
‧膽固醇過高
‧吸煙
‧體重超標
‧缺乏運動
‧生活緊張
‧年齡增長
‧遺傳

運動時常見症狀

‧心律不正
‧雙腳水腫
‧惡心
‧出冷汗
‧四肢乏力
‧非常氣促
‧暈眩
‧心絞痛

註:心絞痛痛楚可蔓延至手臂、肩頭及頸
資料來源:梁永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