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等比冒進快? - 李碧華

呆等比冒進快? - 李碧華

以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急躁行動:──
每次等電梯,要上的它總是下,要下的它總是上。不等了,索性走樓梯。
坐的士,中途老堵車。瞅着長長車龍就生氣。此時司機多會建議:「不如改道,走XXXX會快些。」好吧,的士開始大兜彎繞遠路。
巴士等來等去也不來,把心一橫步行到目的地。
美國數學家用精密的方程式計算過了,得出的結論是:「不要急於走路,還是乖乖地在巴士站等車吧。由巴士送你去目的也,時間一定比步行短。免得半途目送它過去。」
同理,當一旦決定了走樓梯改車道勞動雙腿……之後,總要後悔的。不管怎樣,比呆等更慢。其實不必專家忠告,經驗也告訴我們:欲速不達,先發後至。或者一動不如一靜才是上策。
我們為什麼不願意呆等?主因不在「等」,而在「呆」。呆是百無聊賴無所事事,時間過得特別慢,也特別難熬。如果有所行動花點精力,心理上好像趕快了些。
「什麼都不做」需要耐性,別說卧薪嘗膽了,忍一時退一步,要來的會來,要去的會去。你終能到達。先發制人改動或冒進,似乎活躍起來,效果卻不理想,甚至更差。
不是不明白。但,人們在看不到前景時,方寸有點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