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言改價錢麻煩 消費者得益不大<br>啤酒商建議不要減酒稅

揚言改價錢麻煩 消費者得益不大
啤酒商建議不要減酒稅

【本報訊】正當紅酒、烈酒商、酒吧等要求政府在今年全免啤酒及紅酒稅,並將烈酒稅率減半,以推動香港成為亞洲區內的酒類集散中心;由逾50個啤酒品牌組成的啤酒聯盟則向政府建議不要再下調啤酒稅率,原因改價錢等工序麻煩及消費者得益不大,並會鼓吹飲酒風氣。有立法會議員直斥啤酒聯盟,「如果佢覺得咁煩,就唔好賣啤酒啦!」 記者:鄧愷欣

由生力、嘉士伯等50個品牌組成、佔本港八成啤酒市場的啤酒聯盟,昨日約見政府表達對今年財政預算之中,暫時保持酒類稅稅率不變的建議,即啤酒稅維持在20%,葡萄酒稅則維持在40%。

平均減幅0.29元

聯盟表示,若再減啤酒稅,會鼓吹飲酒風氣,「如有產生咗啲乜嘢社會問題,好似醉酒駕駛,多咗青少年飲酒,就話啤酒商造成」。
聯盟主席許敏志表示,由於減稅後啤酒生產商在運作及製作等工序上都需要時間進行調整,零售、食肆及酒吧又未必會即時下調零售價,在零售層面上的平均減幅更只有0.29元,故對市民而言,可說是沒有顯著受惠。
他續稱,對上一次調低稅率只實行了9個月,未能真正評估是否帶來經濟效益,建議待市場與業界分析後才作檢討;又認為政府可效法倫敦設立完善酒類倉庫,推動香港成為亞洲區的酒類集散中心,但若政府減免其他酒類稅款時,便應作公平處理。
立法會議員梁國雄直斥啤酒聯盟的做法是多此一舉,「退稅係益消費者,如果佢覺得咁煩,就唔好賣啤酒啦!而且啤酒係最多人飲嘅酒類,減稅會有多啲人受惠」。

有學者贊成建議

中大市場學理學碩士課程主任冼日明教授則贊成啤酒聯盟的建議,認為酒稅不應一減再減,「再減就可能會帶出一個訊息,政府係歡迎多啲人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