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用時間的奢侈 - 高慧然

慢用時間的奢侈 - 高慧然

暴雪粉碎了許多民工回鄉過年的夢想,有人在鏡頭前失聲痛哭。
昨天在東京,明天飛澳紐的香港人大約很難理解這份絕望,對民工來說,一年一度回家看看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就是火車,不只是機票昂貴的問題,而是他們的家鄉,往往位於深山僻壤,沒有機場,只有火車站,下了火車,可能還要坐五小時農用拖拉機才能到家。
不過是幾百里路的距離,因為交通阻隔,儼然成為兩個世界。
對營營役役的都巿人來說,坐火車旅遊,卻是浪漫而奢侈的假日活動,要有一個好伴,要有充裕的時間,還要有化沉悶為悠然的好心態。有個五十多歲身居要職的男人跟我說,退休之後,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坐火車,欣賞沿途風光,去飛機到不了的地方,每次停站都要下車,跟站台上的小販吹吹水,忘掉時間,丟掉鬧鐘,在有節奏的搖晃中睡覺,「享受慢用時間的奢侈。」他說。
每年春運,打工者用幾天時間搶購火車票,再用幾十個小時坐火車,下了火車轉拖拉機……回家的方式,正是都巿人說的「享受慢用時間的奢侈」,他們也覺得奢侈吧?因為在路上的時間多了,與親人團聚的時間便少了。
兩種奢侈,兩種生活方式,兩套生活哲學,相隔幾百里路的同一種生物: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