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正當外界猜測2月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公佈財政預算案可能有近千億盈餘之際,政府昨日公佈12月份財政狀況,本年度首九個月累計盈餘原來已達862億。有政黨及專業團體估計,今年1至3月尚有數以百億元計的薪俸稅及利得稅入賬,估計最終盈餘會高達1,300至1,500億元,較政府去年估計高出五倍,他們認為政府有足夠財力,同時退稅及增加照顧低下層開支,紓解民困。記者:莫劍弦
政府昨日公佈截至去年12月的上年度頭九個月最新財政狀況,累計盈餘高達862億元,單在去年12月就有356億元,主要是來自薪俸稅、利得稅,以及來自外滙基金的276億元財政儲備投資收入,與過去八個財政年度同月份數字比較,為歷年最高,與上財政年度同期比較,盈餘多出了800億,已遠超前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在預算案中估計的254億元。
尚有數百億收入未入賬
民主黨副主席單仲偕指出,由於今年1至3月政府尚有數百億薪俸稅及逾200億利得稅入賬,加上同期其他政府經常性收入,保守估計盈餘高達1,300億元,較原本政府估計多出五倍,若從較樂觀角度推算,盈餘更可能高達1,500億元。
單仲偕認為,政府坐擁1,300億盈餘,足夠同時提出減稅、退稅,以及增加政府開支改善公共服務,所以民主黨曾向財政司司長提出從今年盈餘撥出500億元成立「高齡人口基金」,再從每年外滙基金投資回報中撥出一半投資收益注入基金,作為經常收入,以應付因人口老化而帶來的醫療及福利開支。
促發綜援特惠金5000元
公共專業聯盟昨日也召開記者會,預計本財政年度盈餘高達1,200多億港元,政府有足夠財力在下財政年度向低下層提供更多服務及開支,紓緩他們在通脹壓力下面對生活壓力,聯盟建議政府向領取綜援人士及低收入人士發放一筆過5,000元特惠補助金,為市民提供交通津貼,減輕交通費開支壓力,以及成立基金對應氣候變化,促進香港環保。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指出,若政府真的有較外界預計更多的盈餘,就算曾俊華因為下財政年度前景不明朗,不想大幅增加開支及減稅,他恐怕要面對更大政治壓力,未必能說服公眾及政黨接受。
12月份政府財政狀況比較
財政年度:07-08
截至12月累計盈餘/赤字:862億元
該年度實際盈餘/赤字:1300-1500億元(民主黨估計)
財政年度:06-07
截至12月累計盈餘/赤字:59億元
該年度實際盈餘/赤字:586億元
財政年度:05-06
截至12月累計盈餘/赤字:-60億元
該年度實際盈餘/赤字:140億元
財政年度:04-05
截至12月累計盈餘/赤字:-28億元
該年度實際盈餘/赤字:214億元
財政年度:03-04
截至12月累計盈餘/赤字:-710億元
該年度實際盈餘/赤字:-401億元
財政年度:02-03
截至12月累計盈餘/赤字:-773億元
該年度實際盈餘/赤字:-617億元
財政年度:01-02
截至12月累計盈餘/赤字:-608億元
該年度實際盈餘/赤字:-633億元
財政年度:00-01
截至12月累計盈餘/赤字:-302億元
該年度實際盈餘/赤字:-78億元
財政年度:99-00
截至12月累計盈餘/赤字:-59億元
該年度實際盈餘/赤字:99億元
資料來源:民主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