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提到整體場外期權波幅出現急升,尤其是恒指證(升幅曾超過10個波幅點),建議投資者選擇窩輪時,要多加留意波幅變化,盡量避免選擇高街貨、價外及短期窩輪。回看本周,波幅確有回落,短期證尤為明顯。
下周只有兩天半市,相信波幅仍有下調壓力,投資者可趁下周部署假期後策略,又或考慮如牛熊證不太受波幅影響之工具。恒指牛證的選擇有6327,收回價22200點,行使價21400點,10月到期;恒指熊證的選擇有6336,收回價25200點,行使價26000點,11月到期。
本周窩輪成交保持350億元左右,每次見到升市,投資者會較傾向選擇恒指窩輪或牛熊證;如當大市下跌,投資者則會較傾向選擇重磅股認購證,特別是中移動(941)、國壽(2628)及中石油(857),但投資者多以短線買賣為主,願意持倉金額不多。這情況當可理解:首先,大市於短時間內作出V形反彈,這確令投資者感到無所適從。
其次,近日外圍市況反覆,加上下周為中國農曆新年假期,香港沒有開市但歐美持續有市,投資者持倉風險不輕。
第三,不少投資者早於大市跌穿25000點時已開始買入認購證博取反彈,但從資金流向上看,1月21日至22日大市下跌近3400點時流入窩輪資金有近22億元,現時大市回升近2400點,但資金只流走約7億元,某程度反映持倉者(特別是認購證持倉者)仍未有沽貨獲利之機會。試問他們又怎能再投放資金於市場上呢?所以持倉金額減少,是可理解的。
德銀環球市場證券部
(撰寫人為德銀環球市場證券部之代表,本身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撰寫人並無持有文章提及之證券,而德意志證券是德銀認股證及牛熊證之流通量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