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經翰搞電台接受訪問時道:「將沉悶的政治娛樂化。」
政治之所以沉悶,可能不太留意的人認為太複雜,有留意的人,又正因為有了認識而產生了無力感,不如風花雪月,還是留意今個月再有沒有貴價藍鰭吞拿魚來港有趣得多了。
最近一個針對青少年的全年十大新聞選舉,政治事件一宗不入,可見蔡子強先生一系列的「新君王論」,比不上一本日本旅遊指南的市場。政治的確沉悶,如果你不了解,要了解透徹,又非下些苦功才感到其趣味所在,對政治人物夠熟悉的話,看立會錄播,不失為娛樂性甚高的活動,當然你要為香港會變成怎樣夠肉緊,不然還是追看高清的野蠻奶奶大戰戈師奶好了。
把政治娛樂化,無疑考功夫,不過,過去所流行的對政府或政治人物的駡街方式,不但為香港增加不少戾氣,也漸漸失去市場,失去叫座力非因港人醒覺當感性娛樂性多過理性,會令自己及群眾繼續反智,而是簡單得很:受夠了。然而該怎麼做時事節目才抓回公民對政治保持起碼的關心?所謂持平,其實是小駡大幫忙的,肯定悶出鳥來,但如果不能做到該駡則駡邊駡邊提供時事政治abc,擁有鄭大班認為傳媒無需要有的宏觀化,做那麼多富娛樂化的時事節目,一如曾蔭權鬥梁家傑的辯論,其娛樂性確然提升大眾對政治的關心,減輕了對時事的抗拒,但,對整體政治底子不足,有助於我們分辨該選那個人掌管我們的未來嗎?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