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話不死傳說】杜惠東簡介─資深電影幕後從業員,現任嘉禾電影公司宣傳部主管,在娛樂圈浸淫近40年,曾任職記者及電影廣告創作人員,76年被嘉禾高薪挖角當宣傳部經理至今,在嘉禾服務超過30年,他與林青霞、張曼玉及鍾楚紅等明星交情甚深。 本欄逢周三刊出
陳、梁、許、樂四位娛圈美女,有些未必為大家所熟識,但當她們與世長辭之時,均在演藝界引起莫大震撼,筆者在演藝圈工作生活歷40年,「不幸地巧合」和這「四大亡靈」發生過一段直接交往。最近港台為鄧麗君、羅文、張國榮、梅艷芳、黃家駒製作了五組「不死傳說」特輯,喚起人們對這五大英魂的無限懷念,筆者也立即想起上述這陳梁許樂四位命生不辰的美女星,或死於自殺,或死於非命,便不由悲從中來,昔日形影一一襲上心頭。
第一位,先說為更多人所知的陳寶蓮,這位2002年在上海浦東高樓住宅一躍而下跳樓而亡的性感女星,為人熟識的有她成名作、1992年嘉禾出品的《聊齋三之燈草和尚》,該片男主角是未在TVB走紅時的黃德斌,陳寶蓮一片大紅。另一部也十分賣座給人深刻印象的,則是和周星馳、袁詠儀合演之《國產凌凌漆》,陳寶蓮演的喜劇女間諜也十分出色。
豁出去 性感海報奠地位
不少評論說及陳寶蓮因16歲時演了兩點暴露的《燈草和尚》,成了脫派艷星走上不歸路,引致後來一直有抑鬱症,以至生活愛情不如意下想不開,導致她終於在上海跳樓自殺了。作為與陳寶蓮多年同事好友,筆者持另一角度看法,沒錯陳寶蓮拍《燈草和尚》時合約還須父親簽字,但這山東姑娘高大成熟,思想個性也十分踏實全面,影片上映前她對筆者說:「杜先生,我知道要成名走紅就要放得開,去得盡,因此安排我在沙灘穿比堅尼招待記者我也願意,絕不會忸怩猶豫的。」如此合作態度真是一等好演員的料子,但那時已屆秋凉,不宜在泳池邊開招待會,而剛好市面上新推行一種三鏡頭式立體攝影機,在下便叫她作試金石,拍了一輯泳裝照放大12款,冲了10套,擺在嘉樂院線大堂的十大燈箱,看看有無人圍觀。
立體性感照展示三天,幾乎十家影院的燈箱都有一圈圈的口氣鼻印,可見有大批男性觀眾興趣濃烈,要哄着頭貼近欣賞,立即向老闆何冠昌報告「一個性感新星成功誕生了,此片宣傳廣告費可以加倍,一定收得回來的。」結果上映三周《燈草和尚》,沒有大明星壓陣賣座1,300萬,陳寶蓮17歲便躍上紅星地位了。
驟失寵 鬱悶下染食大麻
然後輾轉95年,該片在台灣公映,陳寶蓮赴台宣傳,認識了專門追求美女的地產商人黃任中,黃把他的美女朋友分為「紅顏知己」、「女朋友」、「女知心」等多級,而他列陳寶蓮為「知心女友」一級,極度愛寵,96至97年是「迷戀期」,記得97年筆者領嘉禾影人代表團出席台北金馬獎,已久未拍片的陳寶蓮以嘉禾出身之舊情到機場迎接,對我們說:「今晚嘉禾全團晚宴我請,大家不要推辭。」
當晚她在當時最貴的西華酒店設盛宴,帶我們參觀她長期居住的11樓,她說:「全層客房由黃先生包下,他說要電梯開門全層只為我一個人而設,不許任何人騷擾。」問她:「租金幾何?」她說:「大概30萬港元一日,他大把錢財,不必為他介意。」咱對陳寶蓮說:「你接受得如此欣然坦然,但你只廿歲出頭,要對來得易去得快有心理準備,否則現在極度奢華,小心返轉頭就不容易呀。」寶蓮說:「我有這心理準備的了。」
1998年後,陳寶蓮極度失寵,據說主要情敵是澳門小姐出身的一個艷星鄭艷麗,而黃任中身伴一位私人會計兼貼身女秘書是三立電視主持出身之美女小潘潘,小潘潘主動拉攏鄭艷麗,故意叫黃任中疏遠陳寶蓮,驟然失寵的陳寶蓮連要入黃家大宅也為小潘潘所拒,她極感鬱悶下染上吸食大麻習慣,人也變得神志不清,之後黃任中更不肯照應她,這「分手佳人」結果為求節省,2000年後遷往上海為家,又邂逅了一位打工仔俊朗郎君,生下小兒,終於2002年在經濟和精神希望都覺絕境,就一跳了此殘生。
曾拍脫戲的演員甚多,但演戲之後平日衣着端莊生活健康正常,傳媒前絕口不提暴露之事,傳媒也從不以「脫星」形容她們,所以「因拍過脫戲形成一生抑鬱走上不歸路」的說法,並不成立,主要是看個人的性格態度再加上命運際遇吧。
太離奇 梁思瀚亡於箭下
第二位梁思瀚端莊秀美,父親為港府高官、前入境事務處處長梁銘彥,她留學加拿大溫哥華,97年回港時入嘉禾會計部做暑期工,嘉禾老闆見她高䠷亮麗,鄒文懷弟弟鄒定歐引薦她入華納試音,還由阿杜拍了一組照片存檔。誰料9月返加,12月就傳來噩耗:「梁思瀚在溫哥華大學停車場,於車旁被美國來的兇手用運動員的利箭射死!」梁思瀚24歲剛剛成長就魂歸天國,當時嘉禾、華納兩公司的人都為之悲傷痛悼,如今只留下這幾張遺照了。
第三位叫許婉儀,死於服毒自殺,約為1988年亞視選「亞洲小姐」,她是熱門之一,在當屆亞姐決賽三天前,各報頭條突全部登出「熱門準亞姐許婉儀自殺身亡,還魂無術」。報道說許婉儀被一神秘男子發各報告密(不知是否誣告),說她兩年來是尖東一家大夜總會的歡場小姐,許婉儀不堪會身敗名裂打擊,一死向人間告別。
第四位正宗上海姑娘樂慧,當年影人羅烈從上海發掘回港,被某車行東主追求共賦同居,該車主家有妻兒,熱戀後被迫分手,樂慧母親又由上海來港,怨她蹉跎歲月,一次口角後,樂慧年少衝動,從居住的16樓一躍而下,玉殞香銷。
如此屈指一算,四位亡靈都曾和筆者共事或往還,人生至此只有一聲嘆息,命運起落跌宕真是人人不同,我們生存當下,面對清風明月,生活健康歡樂,真的要倍加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