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溫加飽」無法解決滯留民工的「冷加餓」 - 李怡

蘋論:「溫加飽」無法解決滯留民工的「冷加餓」 - 李怡

繼前日溫家寶總理到長沙火車站向被困的旅客與民工致歉後,溫總昨天又來到廣州火車站慰問滯留的民工。他在兩個火車站都承諾春節前送旅客回家。然而,被困的民工只能半信半疑,因為溫家寶無法控制天氣,若大雪持續,供電網絡修不好,火車就不能正常服務。因此,許多民工都已退了火車票,取消回家的打算了。畢竟,「溫加飽(家寶)」無法解決他們滯留火車站外露宿的「冷加餓」。
連日來,香港傳媒大幅報道各地民工在火車站外擁擠不堪,大人小孩「冷加餓」的慘況。這些慘況的身受者,絕不是領導人前來擺擺姿態可以紓緩的。他們需要的,是劍及履及的救援措施。更重要的,是能尋求防止情況再發生的徹底解決之道。
據中國官方報道,全國範圍內持續出現的低溫冷凍和雪災,已使內地十四個省共7,788萬多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達4,219.8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20.9億元人民幣。這只是官方數字。據《新京報》報道,由於京廣線南段的郴州地區受暴風雪影響出現大面積斷電。過去吹噓的火車電氣化因斷電而停擺,造成大量春節探親人流滯留。火車停擺給煤運帶來壓力,加上煤電儲備不足,華中、華東、華南等省市出現拉閘限電現象。交通停滯,又影響了新鮮食物、大米、蔬菜、雞蛋的運輸,造成已經被通脹困擾的各地居民,更進一步面臨漲價風。電力短缺、食品價格高企,工業因缺電而停擺,已造成內地經濟民生的嚴重問題。中國上證綜合指數連日大幅下跌,除了對全球經濟疲軟擔憂之外,投資者對天氣帶來的經濟損失也十分擔心。
每當天災發生,中國官員及官方控制的傳媒總是說這是多少年一遇的天災。既然許多年才一遇,似乎不及防備也情有可原。然而,除了天災之外,體制上的問題難道不應檢討嗎?還有就是,如《新京報》的一名評論員所說:「政府的官僚作風也難逃其責。」

看到傳媒拍到的各地火車站的擁擠景象,筆者想到的第一個問題是:為甚麼所有外地民工都要選擇在春節回家?為甚麼要擠在一起?答案很簡單,就是因為民工根本沒有假期,工廠企業不會給他們每年的有薪年假,甚至多天連續請假都不容易。春節回家過年,在內地是天經地義的事,無人能阻擋了,因此大家都擠在一起回家。這既由於缺乏勞工保障,也是一年只有一次的殘忍慣例。因風雪、火車停擺而取消,就更殘忍了。
第二個問題,是電力供應壟斷在一些高幹子弟手裏,為謀求暴利,這些電力公司對電網的日常管理與維修,投入的資源不足,又缺乏後備的輸電機制。社會也沒有對這些公共事業的民間監管機構。獨立新聞媒體的監察更不存在。一場暴風雪,就產生了斷電與火車停擺的橫跨多省的問題。
第三個問題,是盲目追求「現代化」,卻缺乏全盤規劃。電氣化火車上去了,但電力供應是否有保障?一旦電力供應出問題,是不是有後備措施以保證運輸系統不會停擺?計劃經濟固然不可取,但全國、各省市的全盤規劃,卻是必需的。
據說上海市在上周五開始出現大雪天,其後由於路濕滑,導致不少人摔倒。僅僅本周一這一天,上海市急救中心就出車超過600次,共一千人摔倒扭傷,以致連日來,上海最流行的問候語是:「今天你摔了嗎?」
大量摔倒的原因,是許多購物中心外的街道及地鐵站露天台階,都鋪上大理石。大理石固然美觀,但下雪後卻極易滑倒。
中國的經濟發展也一樣,表面相當美觀,但也極易滑倒。這次的雪災就摔了一大跤。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