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春運始終不同89民運。
火車站頭人山人海都是歸心似箭的民工,跟民運相反,各省各縣的學生自發串連跑上京城,天安門廣場雖然戒嚴,但年青人有的是熱情,浪漫滿天,無論環境多麼惡劣,抱隻吉他點把火,廣場的青春舞曲就響徹一整片天空,陶醉在純粹的歡樂時刻,誰也不想離開誰。軍車在外頭布陣了,女同學跟前來聲援的老奶奶各自捎枝玫瑰,送到稚嫩得光會瞪眼的軍警面前,雙方都靦覥得可愛。
春運爭的,可不是遙遠的民主中國而是一張實體經驗的硬座,一輛萬水千山開往家鄉的破冰列車。火車站擠滿疲憊不堪的民工和家眷,老老嫩嫩,在臭氣熏天的廁所和坐地起價的杯麵飯盒和電話服務中間,除了孩子餓奶的哭聲讓人感到一絲活在當下的意義,人海裏,沒有黑白,只有民工凍得絕望無奈認命的灰臉。民運還讓人幻覺感受到希望,春運,可能真是人太多了,想想廣州火車站聚集了六十萬群眾啊;旅客拼命拖住行李往閘口方向跑,不到兩步前邊的人就停了,車沒來啊,白跑了,趕回家團年的寄望,沒完沒了就是沒落實的。春運一場,劫數難逃;那些捱冷憔悴的臉孔,有那麼一點似曾相識跟民運相似的話,就是,它的絕望,很像民運之後,就是說,像六月四日打後的嚴峻的日子;日子,當時不曉得是怎麼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