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女孩子擁有高高瘦瘦的模特兒身段確令不少人羨慕,但原來也增加了患脊柱疾病的風險。脊骨神經科醫生警告,脊柱側彎的男女患者比例為達1:9,體形高瘦的女童因天生肌肉較弱,長高時肌肉與骨骼發展不平衡,較易脊柱側彎,曾有三名患上此病的姊妹,在13至15歲時身高已達1.7米或以上,脊柱問題相信是由母親遺傳。 記者:陳沛冰
衞生署數字顯示,04/05年度本港有近2,000名學童患脊柱側彎,脊骨神經科醫生汪家智表示,過去一年半也接獲逾350宗個案。他解釋,正常人的脊柱是垂直,當脊柱彎度達15度或以上時便屬脊柱側彎。患者多在9至10歲病發,特別是很高很瘦的女孩,患病的風險最高,遺傳、長期使用電腦、坐姿不正確、背書包姿勢錯誤等,均會引發脊柱側彎。
病人受家族遺傳
汪家智指出,曾有三姊妹病人,兩名孖生姊姊15歲時已分別高1.75米及1.72米,13歲的妹妹也有1.7米,檢查後確定兩名姊姊脊柱彎曲約20度,妹妹則彎曲約15度,再替三人的母親檢查才發現也患上脊柱側彎,只是年輕時沒有察覺,相信是家族遺傳。他表示,曾接獲病情最嚴重的個案,是一名脊柱彎曲達55度的14歲少女,整個人幾乎無法直立;也有少女求診時脊柱只彎曲12度,但兩個月後彎曲倍增至24度。
女童較易有脊柱側彎,與天生肌肉力量較男童弱有關,汪家智指當女童開始發育,肌肉與骨骼較難平衡發展,令骨骼很難支撐肌肉,引發脊柱變彎,他指脊柱側彎常見病徵包括「高低耳」、高低膊、從後看患者站立時背脊呈S形或C形、右邊肩胛骨(俗稱雞翼骨)突起、站立一段時間便疲倦及行路左搖右擺等。
可按摩右肩胛骨
治療方面,可透過強化運動、佩戴矯形架來矯正側彎情況,家長平日也可幫助患病子女按摩右肩胛骨及肌肉紓緩病情,患者也可每周游水一次、每次半小時或以上,最理想的泳式為蛙式,因雙手撥水時可強化背部。要防止患病,學童書包不應超過體重15%,坐下時不要「蹺腳」。學童應每年進行一次脊柱檢查。
女童患嚴重脊柱側彎除外觀欠佳,成長後更可能影響生育。汪家智解釋,盆骨及臀部連接脊骨,當脊骨移歪,連帶盆骨也會移位,胎兒有可能移位,頭部並非直接向着子宮出口,因頭部傾斜,未必能夠順產,隨時要剖腹產子。
過來人
名模姚書軼:「行路寒晒背」
身高1.79米的名模姚書軼(Mikki)在天橋上風姿綽約,原來台下的她也受盡脊柱側彎問題困擾。Mikki說,去年她因腳痛求醫,順道照X光檢查脊柱,發現脊柱呈S形,她才知自己也是脊柱側彎一族。
容易感疲倦
現時只有120磅的Mikki說,16歲時已高1.76米,當時已出現「寒背」,但不覺身體痛楚,故一直沒求醫,「為咗唔好咁高,企喺度嘅時候重心會放喺後腳,將背脊挨後,已經變成壞習慣」。入行後,Mikki接受了行「貓步」的專業訓練,「一着高跟鞋或喺台上出function時,就會自自然然企得好直」,但在日常生活中,因沒有壓力,「行路就寒晒背」。她形容因容易感到疲倦,「條腰成日好似斷咁」,雖然沒有接受針對脊柱側彎的治療,但會開始做物理治療,防止病情惡化。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