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監到舞台 城寨來的人

從軍監到舞台 城寨來的人

作曲、填詞、編導演、化妝、道具、佈景……竟然有人可以一手包辦,但相對寶哥(邱應寶)的傳奇人生,那一台台戲不過小兒科。香港劇壇不認識阿寶,但監房、前黑道大佬、道友、警察、基督徒,甚至英國皇家海軍都流傳着他的傳說,從九龍城寨到無盡汪洋,魔鬼與天使同體。

記者、攝影:馮敏兒

舞台上十項全能

他從未正式學過一門藝術,但可敲旋律作曲再找人填譜。從未學過填詞,但獄中無聊改編過無數監房歌,隨口唱起:「認真當災!咁都激親佢呀,知道佢埋嚟就good聲吞咗佢,我做嘢你冇話對呀……」聽到記者連甄妮原歌叫乜都記唔番。他信主後就改寫聖歌,坊間很多福音歌書都是他手筆,《無名的傳道者》音樂劇就由他作曲填詞。至於化妝、道具、佈景設計,則始自80年代在片場為明星睇場,耳濡目染,無師自通。編劇更易:「根本唔難,人物有血有肉就是開始!」演戲:「要有Mood,流嘅要係真眼淚。」至於導演,還得看他的前世今生……由九龍城寨的沉淪,到蒙主救贖,改邪歸正,選擇戲劇教化年輕人,創辦「八福棧福音話劇團」作為對上帝的侍奉,令無數年輕人心服口服,成為真真正正大佬。但最不可思議的還是8年來與肝癌共舞!

■寶哥在獄中自學書法:「書法要心到筆到,落筆要恭敬,運筆要輕盈。」

■鍾景輝也是寶哥的欣賞者。

■前年為小朋友演出而創作的聖誕舞台。

■作為化妝師的寶哥。

■《情歸何處》中不懂與子女溝通患癌而死的老爸,乃阿寶夫子自道。

天才變壞人 軍艦運毒

小學年年考第一,升讀九龍塘中學後卻結上壞人離家出走,反叛性格一發不可收拾,第一次去打劫被捕,沒被認出,反令他膽子更大,家人決定把他送去英國,考入英國皇家海軍時才18歲,兩三年後他把上司打至重傷,同時被發現他利用軍艦運毒,判坐軍監,被囚在最食浪的船頭監倉一年多,看似彌天大罪實則:「艦上生活非常苦悶,吸毒是公開的秘密。」出獄後有了案底,想做好人都唔得,恐嚇勒索無惡不作,出入全港大小監獄,家人慘無天日。最後一次在庭上,他向法官抗議:「法庭從來只判我坐監,卻未判過我去戒毒所!」其實他當時想:「戒毒所最多判4個月,但坐監最少4年。其實戒毒唔難,無得食就戒到,但戒美沙酮才是漫長的痛苦,幾個月都沾寒沾凍,美沙酮邊戒到毒!」在戒毒所中他遇上來傳福音的舊同道,「我條氣唔順,點解要信主先有得改。我性格唔衰得,所以就畀心機做正行,幫明星拍戲睇場。但就算戒咗毒都不停被家人懷疑,終於入住護愛中心,學人祈禱戒毒,真係得喎!」

■阿寶與一生不離不棄的愛妻在哈佛留影。

他拉我按他身上死神

8、9年前他突然痛到連筆都拿不起,發現患上末期肝癌,他無法接受,罵了耶穌一頓:「我做咁多侍奉都咁對我!」醫生說他的癌太近中樞神經,就算成功切除都很可能要坐輪椅,他亦親見12個因吸毒致肝癌朋友都因開刀而死,故他拒絕開刀,只食中藥,乖乖聽耶穌話:「喜樂的心仍是良藥竟就活到現在。」兩年前癌病復發,時不時會痛,「醫生要我打嗎啡。但我咁辛苦先戒咗毒,又要我用毒!痛死都唔打!」52歲的寶哥邊說邊拉着我手輕按到他後腰凸起的那塊「死神」……

■當年「小母牛助學基金」的香港區贊助人梁錦松、伏明霞。

■在福音戒毒中心傳道的寶哥。

梁錦松要他傳福音

「八福棧」的棧是客棧,成員來自五湖四海,全是分文不收的基督徒義工。寶哥教他們做導演、做戲、做音樂、做道具,那天他指導那講述生離死別的35分鐘短劇《情歸何處》,多少有點是他的夫子自道。就讀演藝作曲系的阿平,為了侍奉也為跟寶哥學嘢而來。做美術的阿溢最欣賞寶哥才華:「我們經驗有限,有寶哥就安心。」而婷婷早在小5時寶哥已教她做戲。其實所有人都見過寶哥痛到面色發青,按住腰部,反是他自己視若無睹:「只掛住關心我咪乜都唔使做!」今天不但教會、學校要他們演戲,社署、懲教署,甚至前年梁錦松也要他傳自己的福音。

■「萬人迷」被所有人欣賞支持的阿寶。

■兩年前來港籌款,國家元首級的「小母牛助學基金」在維園建的破屋就是寶哥所做。

兩個大教授的爸爸

太太有了他大仔時才16歲,他已去了英國,但無論他如何壞透,她對他還是不離不棄,獨力養大兩個兒子,今天大仔在費城大學教經濟,細仔則在芝加哥大學教精算,壞爸爸出大學者,人生就是那麼不可思議,他可以走進戒毒中心,擁抱流落街頭的道友,又周旋在一大群孩子中間,俱能同聲同氣,但:「我給家人的唯一貢獻是帶他們遊遍香港的監房,芝麻灣、壁屋、大欖、赤柱、喜靈州……」

九龍城寨往事並不如煙

寶哥在6、70年代的九龍城寨一帶長大,家家戶戶冇廁所,拿着痰罐與橫行鼠輩天天打交道、醫花柳廣告牌、警察束手無策的「飛天蠄蟧」,寶哥瞭如指掌。描寫城寨血淚史的大型福音劇《追龍》今年重演,要他重建昔日城寨確是理想人選。《追龍》鮮有地被律政司司長黃仁龍瞓身推介,故事出自潘靈卓女士(JackiePullinger)的傳記,說她在1966年孤身從英國來港傳道,無心插柳便在城寨立足,助黑幫少年改過、勸導妓女從良、幫癮君子戒毒,直至城寨只剩回憶,今天還身在香港的她,則成了我們歷史的重要見證。

■連律政司司長黃仁龍也推介的《追龍》,是一段九龍城寨史詩。

■新版《追龍》中譯本新加了兩篇未說完的故事。

■潘靈卓與桂爾克合寫的《追龍》英文原著,副題是「一個女人在香港毒窟中的鬥爭。」

■九龍城寨內街好比迷宮,漆黑、潮濕、電線縱橫交錯。

■《追龍》劇照中的流落九龍城寨的潘靈卓女士。

日期:2月16、17日
地點: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票價:$80、$120、$150
查詢:23414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