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過後,金融活動回復正常,港股美股好像「過山車」一樣,美國經濟響起放緩的警號,拖累中國和香港的經濟放緩。
不過,最近與一些同行談起他們08年的生意境況,似乎與市場所擔心的有所不同,有一位美資律師行的高級合夥人,專替對冲基金處理法律文件,收費極為驚人,他的客戶主要是一些歐美大型對冲基金。據知,他今年的工作,已排得密密麻麻至九月份,他看不到一些對冲基金因為次按問題,在歐美市場集資有困難,亦看不到那些基金的投資及集資時間表受影響。
對冲基金毋懼宏調
筆者最近亦有一些新的客戶,主要是「私募對冲基金」,他們投資在國內房地產,特別是上海及北京。據基金經理介紹,他們在上海、北京的物業,出租率達99%,內地宏調似乎對他們沒有很大影響,他們反而不斷尋找投資物業的機會。
從事金融行業多年,環顧東南亞地區,香港和新加坡一直是最能吸引投資者的地方,因為稅率低、稅制簡單,監管機構效率比周邊國家好得多。香港及新加坡就像磁石一樣,吸引着不同地方的投資者。
監管有度水清無魚
中國自08年1月起,採用新的稅制稅率及一些新的法律,對投資行業很有吸引力,從監管體制的氣度,國內是「似有還無」,這些人治的監管色彩,有時會給予投資者很大的方便,正所謂「水清無魚」,可能這正是中國市場吸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