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更年期綜合症困擾不少婦女,中文大學及上海中藥創新研究中心合作,成功以中藥複方研製出「更舒安顆粒」代替現時的西藥雌激素療法,減低婦女因長期服用西藥,可能引發癌症、冠心病及中風等風險,有關中藥已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進行臨床研究。
中文大學生物化學系教授王駿表示,更舒安顆粒是首項滬港合作的中藥新藥研發成果,以傳統古方為基礎,經過科學的優化重組,並運用現代藥理及質量控制等技術研製。現時婦女若患更年期綜合症,需服用雌激素,但長期服用這類西藥,可能引致癌症及冠心病等,但服食中藥則可避免這種潛在風險。
為古方探索帶來新模式
今次研究是在內地嚴格加強新藥註冊監管下進行,上海中藥創新研究中心理事長惠永正表示,今次研究成果,不但推動中藥現代化,也為古方探索帶來新模式,這個研究項目獲得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
更年期綜合症的患者主要是40多歲至60多歲的女士,因為內分泌系統改變,生殖機能逐漸衰退,因而慢慢步入更年期。
患者常見病徵包括月經周期紊亂至漸漸完全停止、突然情緒低落、心情煩躁或悲傷,或頭面灼熱及出汗等。患者雖然普遍會服食雌激素藥物紓緩症狀,但近年不少研究發現,婦女在停經時使用雌激素療法,會增加患上子宮內膜癌和乳癌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