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瑪麗醫院肝臟移植中心爆發人事衝突,兩名被視為換肝明日之星的醫生,一人辭職,一人調離換肝隊伍,令這間本港唯一換肝醫院頓失兩名具經驗的換肝醫生。事件後即發生兩家醫院同時有屍肝供應,消息指瑪麗一度要求其中一家醫院強行維持一名腦死亡病人的心跳,直至派出人手取肝為止,但統領換肝隊伍的「換肝之父」范上達否認曾險些發生「棄肝」事件。記者:梁洵瑜、白琳
瑪麗肝臟移植中心近年繼廖子良醫生離職後,前年范上達也請辭但被極力挽留,本月再發生人事衝突。消息指,約一個月前一個肝臟移植手術病人出現血管栓塞併發症,本月16日外科部作內部檢討,其間副顧問醫生戚夏穎直指從菲律賓來港任職的醫生需要負責,會上爆發言語衝突,部門主管黃健靈要求戚醫生道歉。
據悉,顧問醫生陳詩正力撐戚醫生,戚即時在兩日後辭職,陳則請病假,並被調離移植隊伍,到肝膽胰外科負責其他手術。但事件發生後,瑪嘉烈醫院及伊利沙伯醫院本月18日晚上同時有兩名腦死亡病人捐出器官,其中伊院的病人更是捐出多個器官。
但消息指出,當晚瑪麗曾表示先取瑪嘉烈的屍肝,然後才可以到伊院取肝,故向伊院提出能否把腦死亡的病人「泵住」,即維持心跳令器官不致壞死。但當19日清晨6時范上達到瑪嘉烈醫院取肝時,發現死者的肝臟硬化並不適合移植,伊院的肝臟則在早上10時由盧寵茂醫生取去,當日下午1時進行移植。
強調絕對無棄肝事件
范上達教授昨日回應時強調,絕對無發生棄肝事件,「我哋今次做法同以前無分別,以前都試過一齊有兩個肝,兩個肝會先後做,唔會一齊做移植,中間隔四至六個鐘左右」,原因與瑪麗手術室數目及應付其他可能的急症手術有關。他強調當日做法正常,「無病人受影響,亦無影響服務質素」。
他又否認人手問題影響換肝手術,事件後即時調任一名竺醫生接受換肝訓練,肝膽胰外科顧問醫生吳國際也加入換肝隊伍,「吳國際好有經驗,可以獨立做換肝」。陳詩正暫調往進行其他肝臟手術,為期一年,其間若有需要也會奉召換肝。范上達說,衝突事件令他失去兩名左右手:「我有挽留,我都係loser(輸家),Ilosttwo」。
特稿:「閂威院中心政策好曳」
自從中文大學肝臟移植中心因「棄肝」事件而遭醫管局「處死」後,瑪麗醫院的移植中心長期「告急」。肝康會發言人查錫我批評,醫管局投放肝臟移植的資源不足,罔顧肝病患者的生存權利,促請當局重開中大移植中心。
目前約70人輪候換肝
查錫我建議,中大威爾斯醫院的移植中心可負責接收新界及九龍區的屍肝,提升移植效率,「屍肝唔擺得耐,越遲就越影響肝臟質素,成功機會越少。閂威院個中心係好曳嘅政策,有好多病人因為咁樣失去生存機會,醫管局應該亡羊補牢。」他又指,瑪麗醫院事件反映本港移植專家短缺,重開中心有助培訓人才。
威院02年因資源不足,無法接收一具屍肝,使病人失去換肝機會。醫管局其後以該院換肝質素不達標為由,決定只由瑪麗醫院負責換肝手術,若果輪候換肝病人超過120人,才會考慮重開中心,目前輪候維持約70人。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擔心,本港乙肝帶菌者比率達10%,以此數目推算,日後需要肝臟移植的病人可達數萬人。
他促請醫管局檢討肝臟移植服務,「𠵱家要好嚴重嘅病人先排到條隊,其他有需要嘅病人根本冇機會換肝,需求數字表面上好少,其實有好多隱藏個案。」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