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 - 畢明(廣告腦作總監/影評人)

錯 - 畢明(廣告腦作總監/影評人)

我要告訴你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準備好了沒有?扣好安全帶了沒有?
讓我告訴你,我,喜歡做錯事。真的,錯事,很可愛。不是杰丁。
介紹你認識一家人,亞仔叫「成功」,「失敗」是他亞媽很多人都知,但你有沒想過他的老爸是誰?是「嘗試」,奶媽是「錯事」,亞爺是「創作」。這個世界,如果沒有創作,就什麼都不會發生,只會原地踏步,不進則退。創作活躍旺盛就會繁殖出嘗試,嘗試勇敢就會多次向失敗「播種」,並非每次交配都會得米,唯有最有力的嘗試精子才能令成功受孕出世。成功不是一次性的東西,出生了還希望茁壯成長,那麼一路上,就要經歷做錯事的滋養。創作、嘗試、加上失敗,不是包生仔包前途似錦moneybackguaranteed的,成功是長期抗戰,沿途要一再吸盡做錯事的奶水,才會快高長大。嘗試如果太怕老婆,就不會有成功了,你連碰都不敢碰失敗,怎會有BB?開創,就要試,試,就要不怕失敗,失敗就從錯中找營養,成功才會大隻又健康。愛廸生被人笑他錯了99次才發明了電燈膽,他謙遜的答道:「我學會了99個"whatnottodo"的方法」,撥錯反正,讓「負」的錯修「正」成資產,就是分別。

「創作的意思是容許去犯錯,藝術的意思是去了解什麼值得保留。」
鹿橋的《未央歌》很惜年青人,關於那些大學生的故事,中學時讀了非常感動,有同學到外國升學,送行時大家送上毛公仔送頸巾送名筆做禮物,我反高潮地滿腔熱誠傻人一個竟然送人家一本《未央歌》。(後來我當然想到,要送書,送《CatcherintheRye》會有型很多。)就為了《未央歌》中這一句:「失敗和錯的事,也要人來做。」還有「讓青年人跳崖容易,要他埋首走一條崎嶇迂迴之路太難了。這個道理不易明白,到明白之時,已付出了一半的生命作為代價」。創作是條鹹魚,吃得就要抵得失敗和錯的渴,更隨時是條崎嶇迂迴之路。但這條路,潛質是前所未見新大陸。你可能說,喜歡錯的人,是反常是瘋子,但「聰明、熱腸、勇敢任事方有資格成為瘋子」,鹿橋的好意我袋好傍身,飯前飯後低潮沮喪時服。錯,令聰明的人更聰明,為什麼怕它呢?錯得多,學得多,怕什麼?
做對的事是安全的。我最佩服的廣告創作人PaulArden說"It'swrongtoberight",指出做安全的事、安全的想法,是沉悶、是懶。對的事之所以對,因為從A走到B是證實了的已知,已知結果,就無創意,是重複。創作就是向未知出發,滿懷信心地,"It'srighttobewrong"就是去闢新路,向statusquo宣戰。
怕錯的人,你們算了吧!人生最怕白過,做事最怕白錯。
錯得好!你聽過沒有?"Fail,Failagain,Failbetter"-諾貝爾文學獎得主SamuelBeckett。
我當然也喜歡成功(你估我真是傻的嗎),自小百厭的我為成功不惜鋌而走險,譬如在媽媽第一次焗火雞衰咗,或者做了任何烏龍事時,我就會搖搖頭,深表遺憾地對她說,「媽咪,你的名字是失敗。」
警告:揶揄媽媽當然是大錯事,這高危的X-game未經專人訓練,屋企的小朋友千萬別亂學,更千萬別測試你媽媽的幽默感,下場可是萬劫不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