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南克認沽期權再現

伯南克認沽期權再現

本月22日,即美國假期翌日,聯儲局突然減息四分之三厘,導火線是外圍市場爆發「小股災」,期貨走勢預示,美股在復市當日將重創,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會暴瀉超過500點。「伯南克認沽期權(Bernankeput)」再次成為市場熱話,之所以有這個名稱,因為市場覺得現任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將會效法他的前輩格林斯潘,在金融市場出事時出手相救。(註:投資者持有認沽期權,可限制跌市時的虧損。)
面對救市措施在關鍵時刻出台,金融市場上周三(23日)收復部份失地。當日過了一半時間,包括美國納斯達克指數在內的環球多隻股市指數,仍較高峯時低了至少兩成,按定義,該等股市已算陷入熊市。MSCI環球股市指數亦幾乎保不住牛市的牌匾。

起死回生靠聯儲局

到上周三埋單計數,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與去年10月頂峯相比,累積回吐達14.5%。股市插水後反彈,其實早有前科。
受到亞洲金融風暴和美國對冲基金長期資本管理(LTCM)爆煲打擊,環球股市當年插水式急降。不過,各地央行1998年紛紛減息救市,挽回市場信心,股市止跌回升。
對於聯儲局今次「偷步」減息,股市能否180度扭轉形勢,或只能作出在熊市中的一次反彈,很視乎聯儲局的行動,可否阻止美國經濟步入衰退。此外,外圍市場的反應也舉足輕重。
很多原因令人難以樂觀起來。較有效反映信貸危機現狀的信貸市場,依然未見起色。截至上周三,發債利率在過去一個月上漲了1.5厘。

央行注資無助形勢

信貸緊縮勢削弱銀行放款能力,雖然多家主要央行去年底向銀行體系注入資金,惟屋價持續下跌,投資銀行要為其次按相關投資作更大撥備。
假如問題主要由次按市場叢生,這危機可能蔓延開去。概括來說,亞洲新興市場不再如過往般倚靠美國,然而,波羅的海亁貨指數連番下滑,凸顯全球貿易量不斷減少。再者,在全球經濟放緩陰霾下,包括石油在內的商品價格已回吐不少。

企業盈利還要再跌

期貨市場打賭,聯儲局月底將進一步減息半厘,是否足以化腐朽為神奇?
摩根士丹利的達艾斯馬說,自1970年至今,聯儲局先後15次減息達四分之三厘,歐洲股市在跟着的6個月平均上漲10.3%。滙豐私人銀行尼爾伯德認為,由於股市先前被過份拋售,大市應該是時候反彈。
然而,就算減息能提高信心,也未必足以阻止企業盈利倒退。巴克萊資本邦達說:「美國和歐洲股市近期的跌幅,意味企業盈利會從今個周期的高峯,回落兩成左右,與先前盈利倒退的平均幅度相若。不過,今個周期與往常有別,企業利潤佔美國國內生產總值比率達40年來最高,所以,盈利可能還要跌多一些。」
2008TheEconomistNewspaperandTheEconomist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