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與葵花寶典 - 林夕

太極與葵花寶典 - 林夕

常言道:「適者生存」。
在森林和原野,弱肉強食,並沒有上帝之手去偏幫野兔,在曠野中用第七天的時間去大興土木搞基建,製造四通八達的隧道系統,來讓野兔更方便避過鷹的追殺。野兔得用自己雙腳來逃跑,雙腳來挖洞,能適應的,就能生存。
但知否世事常變,甚麼樣領域的環境都會改變,貓頭鷹數目減少,田鼠為患,食物鏈失衡,農作物失收,政府甚麼都不做,任物種自由角力,必將如香港一樣,力保全球經濟自由度第一,代價是貧窮的更貧窮,倒轉頭激發民粹主義的氣勢,為保民望,這邊廂拿了一個虛榮,那邊廂經濟政策被逼向左走,詭異之極。
《蘋果批》反對酒店用地以較便宜價格批出,扶助旅遊業,我想那是因為官商一有協商即有官商勾結之嫌,那管是對香港支柱之一的旅遊業。我聽聞過,無從證實,多年前臺灣曾有搞高科技的想在港建立類似新竹的科技生產場,要求較市價低的批地,時為財政司的曾蔭權也以不傾斜為由否決了,老董的經濟轉型大計由實變虛。應科院之類,何嘗沒有傾斜成份?都是納稅人的錢。美國出重手巨資救市,就是向金融界房地產界傾斜,不傾斜一下,各行業一起當災。非常期有非常法,我們信奉一些主義教條,非為信而信而到膜拜偶像的地步,那就是迷信,而是功利地為他能帶來長遠的好處而信,而守。把大原則變成偏執,等如相信天下間變幻不居的形勢,能靠單一套的武功就能應付,帶來安居樂業。如果有,那也該是招式無定數後發先至柔能克剛的太極,斷不應是葵花寶典,學前必先自宮,政府被譏無能。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