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08年以後,環球股票市場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調整,反映投資者因美國經濟前景未明而顯得缺乏信心。花旗分析員預期,美國經濟將續受樓市轉弱及信貸緊縮所影響,全年的經濟增長估計會減慢至1.6%,並有機會於第一季收縮0.2百分點。
截至1月23日,美國標普500指數於今年內已回落8.8%,若和去年10月份的高位相比,調整幅度更達至13.6%,相信美國經濟進一步下滑的風險,已部份反映於近期的股市調整中。
不過,為了應付金融狀況惡化對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聯儲局已從去年9月起展開減息周期,望以放寬銀根刺激經濟。上周聯儲局更突然於原定的議息會議前減息75點子,令聯邦基金利率降至3.5厘水平。花旗分析員相信,聯儲局於未來數月仍會積極減息,幅度有機會達至1厘,令利率回落至2.5厘水平,有利美國經濟恢復元氣。
優質資產估值吸引
另一方面,美國出口增長亦已連續9個月創出歷史新高,於12月更超過1400億美元(見右圖),將成為推動美國經濟回復上升動力的其中一個要素。總括而言,花旗分析員估計,美國經濟將需度過一段較長的放緩期,直至今年下半年才有機會重拾正軌。
股市短期波動雖大,但長線不應持過份悲觀心態。如果投資者對後市過份保守,於投資上其實亦是風險的一種。故此,害怕短期市況調整而抽身離場,則有機會損害到長線由股票市場可賺取之潛在回報。根據過往經驗,於市場情緒極度悲觀的時候,往往是入市的最好時機。
環顧全球,現時部份優質及核心資產的估值吸引,提供了建立長線投資組合之契機。現時MSCI環球指數PE只約有14倍,據過往經驗所得,若PE處於17.5倍以下,往後股市表現於12個月後都能錄得正數回報。
當然,投資組合的配置及策略需因應個別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及對後市看法而作出調整,情況可大致可歸納為以下3種。
3種策略各有可取
(1)若投資者對股市走勢持審慎甚或悲觀看法,風險胃納較為保守,可考慮增持與股市相關性較低的高評級債券資產。此舉能分散風險之餘,亦能把握減息周期之投資機遇。
(2)若對股票市場中短線風險仍然存有若干憂慮,但長線依然樂觀的話,同時風險承受能力由進取減弱至中性,可增持於上落市況中追求絕對回報的對冲基金。基金所運用的衍生工具或沽空策略,將有利基金經理緩衝逆市風險,甚或有機會獲得較市況理想的回報。另外,亦可考慮以環球平衡基金分散整體風險。
(3)若對後市樂觀,風險承受能力較高又可承擔潛在虧損的話,可趁市況調整之時,吸納具優厚增長潛力的資產類別,例如亞洲平衡或商品期貨組合,以捕捉亞洲或商品周期之長線發展;又或可考慮增持有對冲功能的新興市場基金,長線提高回報之餘,亦可減低基金的短期波動性。
張敏華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