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勝負等閒 自律艱難 - 王冠一

國際視野:勝負等閒 自律艱難 - 王冠一

法國第二大銀行法國興業(SocieteGenerale)旗下一名期貨交易員,因涉違規炒燶歐洲股市期指,導致該銀行錄得49億歐元(約560億港元)之損失,相等於法興投資銀行部門兩年之稅前盈利,加上法興因美國次按相關投資損手須撥備11億歐元,以及其他的風險撥備,可謂屋漏兼逢夜雨,該銀行計劃集資55億歐元,由摩通及大摩包銷。
投資市場輸贏乃兵家常事,但經常出現欺詐或違規炒燶的案例,究竟是人性,抑或風險管理制度問題?筆者記得,70年代德國有家細銀行之外滙交易員狂炒輸錢,但利用漏洞隱瞞,導致該銀行倒閉,近代古靈精怪的要算90年代,除95年人們熟悉的英國霸菱(Barings)銀行,因被喻為「神奇小子」的交易員利森(NickLeeson)炒輸期貨18億美元,令該銀行一夜之間倒閉外,其實還有美國的KidderPoabody、歐洲的AlliedIrish早過霸菱,傳出大幅炒燶虧損,後者的交易員更叻到可以收收埋埋隱瞞足5年,被揭發時損失近7億美元。炒啥?外滙囉!96年還有日本住友之交易員,因炒輸銅而令致公司「瓜」26億美元,在這個極度凶險的投機市場打滾,一睇錯邊逆市而行,不難傾家蕩產,然則卻仍有不少人往那裏鑽,或躍躍欲試想演身手者!
外滙、期貨市場「收」不少叻仔,越自命不凡、越易中招,故筆者時常提醒投資者要訂止蝕,並嚴守之,不然輸入肉,令致元氣大傷之餘,更會影響身邊的親人或朋友,甚至如利森般搞到要鋃鐺入獄、身敗名裂,又何苦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