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儲局突然減息,香港銀行亦跟隨,不少人視現在是投資物業的好時機。既然是投資活動,理應作出仔細分析,一如分析股票及基金一樣。很多人在置業前沒有做功課,除了要在財務、建築、法律上作出相當的微觀了解,你有沒有充份了解較宏觀的資訊,如物業所在地過往及未來的土地供應、樓宇的供應、經濟增長、利率走勢、政府的政策、你工作行業的薪金升幅與穩定性,及其他買家的購買力。
香港的土地十分珍貴,土地供應受政府政策影響很大,土地可以由私人土地購入或交換,亦可透過土地拍賣;如果土地的用途不同,發展商要補地價,其快慢便影響了供應;除了土地,發展商需要時間去建造樓宇,再而推盤,由於過程有快有慢,於是出現因供求不平衡而引起的樓價波動。
股市逆轉影響樓市
你有否留意差餉物業估價署及地政署的年報及報告,內裏有不少有關各區土地及物業供應的資料。一些物業代理亦會發表類似報告,有了此等資訊,你便可以分析有關物業投資的升值潛力。港島的供應較少,樓價自然較高;新界區有大量土地及樓宇供應,升幅當然會較低。
經濟增長會影響買家對物業的需求,近日股市調整,買家的決定便趨於審慎。去年股市興旺,市民從中獲利不少,加上薪金上升,自然會增加對物業的需求。
評估未來免受衝擊
你又有否考慮利率走勢,除非你不是以借貸去購買物業,否則利率上升會影響你的負擔能力。現在似乎是減息居多,但置業是20年的借貸,利率走勢不能不理會。你亦要評估你的薪金走勢,現在能負擔並不代表將來能負擔,因為你在未來20年的狀況,會隨着你建立事業及家庭而有所改變。兒女出生、失業、病患、親人離世,皆對你構成一定影響。盲目置業而沒有宏觀及微觀的分析,自然會在外圍經濟波動及自身財務改變時受到衝擊。
香港浸會大學會計及法律系講師李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