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是很多人一生最大的資產,李氏夫婦雖然有公司房屋津貼,但未有善用,供樓及各樣家庭開支,花去每月大部份收入;為了遷就兒子上學,他們正考慮換樓,卻忽略物業未來升值潛力。理財專家教路,只要將物業放租,租住就近兒子學校的單位,即可解決換樓煩惱;而將物業轉按,節省的利息亦可作其他投資。
李氏夫婦現居於將軍澳,兒子在九龍城名校讀書,李太每日都要舟車勞頓接送兒子,她說:「每日見囝囝搭車轉車咁辛苦,好心痛;自己又要管接管送,有時唔想出出入入太麻煩,會喺九龍城附近等個仔放學,早出晚歸都幾辛苦。」因此有意賣樓,套現後於九龍城區買入另一單位,遷就兒子上學。
計劃換樓住近學校
除了換樓煩惱,李生李太亦很想投資,作為兒子日後的教育基金,及為退休生活鋪路,李生表示:「大部份資產都集中喺層樓,每個月都係掹掹緊,節衣縮食才勉強慳到約5000元做投資,始終一個家庭每月有很多開支使費,隨時都會入不敷支。」
個案
讀者:李生(40歲)、李太(38歲)
職業:經理及家庭主婦
收入:2.5萬元
支出:2萬元
資產:未供滿的將軍澳新都城約500方呎單位,市值約200萬元
症狀:猶豫是否為遷就兒子上學而換樓;缺乏投資本金
目標:在兒子學校附近置業,物業具長遠升值潛力;希望重新調配資產作投資
專家︰置業要睇升值潛力
萬利理財總裁張佩儀表示,買賣物業除了切合自己需要,同時要留意升值潛力。九龍城為傳統名校區,令家長趨之若鶩,但買賣樓宇要睇升值潛力,單單為遷就返工返學地點,其實好短視而且不切實際。若兩三年後,孩子升讀中學又再轉區,就會失去換樓意義;若新物業升值潛力低於原有物業,更加賠了夫人又折兵。
換入舊樓得不償失
以李氏夫婦收入計算,在九龍城置業只能考慮單幢式舊樓,升值潛力較現住的地鐵沿線物業新都城低。新都城為將軍澳區內大型屋苑,有住客會所及泳池等配套設施;加上為地鐵上蓋物業,樓價有一定支持。資料顯示,新都城低層單位新近以192萬元成交,平均呎價3765元,兩年升18%;07年平均呎價升幅約16%(見圖)。
建議一︰轉按減利息支出
一般市民心態跟李氏夫婦相似,從數字上經常覺得自己冇錢,但只要調配得宜,一樣可以找到投資機會。
經了解財務狀況後,發覺李生一直以最優惠利率(P)供樓,借140萬元,分20年攤還。
後來雖然有更優惠的P減計劃,但他怕麻煩兼缺乏樓按知識,以為只會平少少,故一直沿用P利率供樓,7年間利息支出達81.4萬元,現仍欠115.6萬元本金未償還。
每月慳$1677
為減少利息開支,張佩儀建議李生做物業轉按,以中銀P減2.9厘計,實際按息為3.1厘。以貸款額115.6萬,分13年攤還計,每月供款8966元,較原有的每月10643元供款,節省1677元(表1);而全部供款額為338.7萬元(計及所有支出),較原有不轉按計劃節省22.3萬元(表2)。
若將每月省下來的1600元作投資,每年10厘回報,13年後可獲51萬元。
若要更加進取,李氏夫婦更可趁現在低息,向銀行借更高按揭金額,套現作其他投資,現時,不少基金回報不俗,不難達到每年10厘回報。
知多啲︰過罰息期諗轉按
‧97、98年置業的業主,由於罰息期已過,現時做轉按有着數
‧現時一般銀行提供的按揭利率,較之前的舊計劃吸引,業主宜細心研究比較
‧要注意轉按費用,例如律師費等
‧轉按需視乎還款紀錄而定,紀錄良好,成功申請機會較大
建議二:轉買為租 更具彈性
如果想方便兒子上學,可以將新都城物業放租,再於九龍城區學校附近租樓,後者租金較低;當中的差價,更可幫補供樓。李氏夫婦既可繼續保留新都城物業,又方便兒子讀書,可謂兩全其美。
以現時新都城一期同類單位為例,一般租金約8800元(表3),至於九龍城一般約500方呎單位,全包租金只需約7500元,多賺的1300元,可補貼供樓;但就不能享受會所等配套設施。
建議三︰月供基金年回報15厘
李生李太每月有5000元餘款,張佩儀建議他們用4000元投資基金,可考慮鄧普頓新興四強基金及對冲基金ManAHLdiversityfuture,月供各2000元。
前者投資於新興市場如巴西、俄羅斯、印度及中國,表現出眾,市場展望四國GDP將持續增長,帶動基金回報;加上組合分散,可減風險。
至於ManAHLdiversityfuture則為全球最大對冲基金公司,追求絕對回報,牛市、熊市都有收益,主要投資於15個不同國家中的30個期貨交易,投資項目多元化,策略亦以分散風險為主,可作中長線投資。
分散風險買對冲基金
以上兩隻基金每年回報約15至20厘,風險屬中高程度(表4),預計15年後總回報可達49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