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六章有道:「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繼續昨天所謂天地(政府)不仁(無私心喜惡),以萬物為芻狗(對各個行業一視同仁),此一常被誤解為天問式怨天怨地的名句,其實就是無為而治,積極不干預政策的終極宣言。不過,老子提出無為而能治世,只是一個原則。世界上根本不可能存在一個完全無為無取捨無判斷的政府,由市民自生自滅。政府不可能像法庭外的石像,綁上雙眼,施政時對某些範疇不傾斜。不傾斜,我們還可以看到進念《東宮西宮》對政府嘲諷的精彩演出?綁起政府雙手,把一切交給市場力量決定我們的社會面貌,生活素質,會變成各行各業,適者生存,沒有市場的便給淘汰,一如今天的引言,能長且久者,不依靠一個母體而生,是符合天地自然條件的勝出者。
可是絕對經濟自由到這樣殘酷的地步,必然發展出貧富懸殊到二八比例的社會,必然形成一個單一化的文化失樂園,連吃快餐喝咖啡都別無選擇,也必然培養出一批唯錢掛帥的經濟動物,構成一個悶蛋的城市。香港的工業給自然淘汰了,政府當年當然不宜補貼塑膠花製造業,但當共識是需要轉型之際,政府這個母體怎能不在未有天賜的環境下,創造一個環境出來讓新的經濟模式跑出來?本報《蘋果批》前幾天批判不能為了旅遊業而讓酒店用地以較便宜的價錢批出,政府好像要戒賭給斬手指的話,我們到底會怎樣?
明天續。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