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日本青少年人手一個小小方形盒子,上面有八個凸起的圓點,他們用指頭不停亂按,發出「卟!卟!」微響。
原來這是滿足一般人「暴力傾向」而發明的新玩意。人同此心,見到包裹易碎物件的防撞Bubble紙,總愛一個一個一個的把泡泡揑破,享受破壞後那「卟!卟!」的聲音。此方盒入了電池,開始運作,閣下亂揑亂按,到了一百下,便會發出怪響:狗吠、女人聲、門鈴、尖叫……之類「效果音」。
每個¥819(連稅)。有粉紅、桃紅、白、藍、紫、黃等多色。流行商品市面一定有A貨。成本不高,是「設計」貴。但這個東西究竟有什麼好玩?
先不說什麼作用什麼意義了,玩具嘛──但千篇一律的手勢,「卟!卟!」一陣也就厭倦。既不能訓練腦筋增進智力,亦無多大變化來娛樂用家,紓緩緊張精神和壓力?不夠資格。
以前有些深沈內斂的武林高手老前輩,閒來手揑兩個金屬球,在五指間靈活轉動,出神入化,一來是練功,二來乃健身法之一。手部穴位很多,按壓每有奇效,間接按摩。氣定神閒地心念電轉,電影中若見這樣角色,真人不露相,不抄傢伙,不動刀槍,光手球合一之造型,便知不簡單。
日式Bubble紙機,唯一好處是反映了都市人的天真和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