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從來都是海景有價,最怕就是海景有限期,萊坊執行董事陳致馨教路,為免「有海變無海」,買樓前應先了解物業前方地皮建築物的「高度限制」,甚至整個地區城市規劃,以免以高價買入日後會貶值的物業。
撰文:簡婉婷
攝影:張振國
「高度限制」-「水平基準」=真正的「高度限制」
「其實,每個地區都有詳細的土地用途指引,市民可到規劃署或在規劃署網站查閱,不過,如要詳盡的資料,就要花點時間和耐性親身到規劃署了解。」本身是專業測量師的陳致馨指出,建築物的「高度限制」對買家是最重要一環,在「大綱草圖」內會有「高度限制」顯示,但他教路,買家要留意是「高度限制」要減去「水平基準」,才是真正的「高度限制」。而「水平基準」在「大綱草圖」內是不會顯示出來的,市民需親身向規劃署職員查詢,他們都會很樂意即場解答。
前北角邨「地王」最高層數24至26層
陳致馨稱:「通常越靠近海岸線,『水平基準』就越減得少,臨海地段的『高度限制』,甚至不用減去『水平基準』。」以前北角邨「地王」為例,建築物「高度限制」為80米,地面高度約4.3米,若以水平高度80米及每層高度3米至3.2米計算,即最高層數為24至26層,市民在購買鄰近物業時,便應考慮日後景觀會否被前北角邨「地王」遮擋。其中位於渣華道正在興建中的單幢新盤「港濤軒」,樓高49層,前方就正是前北角邨「地王」,以此推算,估計27樓以上海景單位才不被遮擋。
留意GIC
「買樓前還要留意附近有沒有『GIC』即社區設施,因為『GIC』可以係正面,亦都可以係負面,將來可能興建學校,亦可能興建醫院、公廁、公眾殮房等,而且『GIC』是沒有高度限制的。」陳致馨續說,其實,現時「GIC」的用途已提高不少透明度,尤其是具爭議的負面社區設施,政府都會先進行公眾諮詢,所以市民可到所屬區議會查詢。
市區難擁永久海景
受到市區重建影響,在市區較難擁有永久海景,陳致馨稱,除非所買的是太古城、維多利中心之類海景物業,否則市區永久海景難有保障,尤其是西半山物業,他建議買家可考慮新界區海景物業,例如馬鞍山,將會有較大機會享永久全海景。
「其實,在市區還是買山景和內園最安全,最有保障。」他笑說。
「規劃署」
地址:香港北角渣華道333號北角政府合署17樓
查詢熱線:223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