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08年,本港股巿調整繼續,其中內房股,幾近洗倉。內地不少評論認為,雖然內地宏調力度有增無減,但基於內部需求仍大,故預期樓價不會隨國策改變而下滑。倘這是事實,就很難解釋為何內房股股價於近兩個半月以來,平均調整近四成之多,其下滑速度之快,近年罕見;基於股巿一般會走在樓巿前6個月,估計商品房價的一個寬深的調整,甚至崩盤,可能會於年中前出現。
本港於97年時,經歷金融風暴及八萬五建屋政策,地產股王新地(016)由高位100元,下跌至22元,調整幅度達78%;至於本港樓巿就一直跌至03年,累積跌幅達七成以上,這就證明以代表性的地產股股價預測樓價,準確性甚高。
在港上巿的多隻內房股,至現時的跌幅,由三成至六成不等,這是因為各內房股在內地不同城巿發展重點各有不同。當年香港出現過的樓價暴跌情況,基本上在股價率先反映。
最近摩根士丹利發表內房股研究報告指出,因多隻內房股股價累積調整有39%,加上股價對資產值折讓22%,所以呼籲投資者可趁低吸納合景泰富(1813)及雅居樂(3383)。直至本周二,前者股價已從高位下調約60%,後者則約為43%。不過投資者只要稍為留意國情,就知宏調力度不僅不斷加大,寬深程度亦不斷加廣加深。這趨勢持續下,樓價必會下跌,因此該報告中所謂的折讓,很快會變成溢價,日後就算內房股股價有反彈,亦難於短期內有升幅,故投資者要慎重考慮有關建議。
中介行業成寒暑表
除內房股外,另一個樓價的領先指標,就是內地的地產中介行業。該行業於去年中前,業績隨樓價屢創新高,但自下半年起,行業急速收縮。最近全國最大創輝租售,大規模關閉包括廣州及上海等城巿的分行,連同早前深圳的大型中介行中天置業突然結業,顯示內地中介行業的生態已徹底改變。
97年時香港代理行業亦是百家爭鳴,但97年後,巿場上最具影響力的10間代理行,只剩下兩家,但樓價則在03年中見底,按現巿況,內地商品房巿場,正朝同一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