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聯歡吃大家樂外賣<br>北區醫院38人屙嘔

員工聯歡吃大家樂外賣
北區醫院38人屙嘔

【本報訊】北區醫院舉行員工聯歡聚餐發生集體食物中毒,38名員工進食由大家樂集團供應的外賣食物後出現肚痛及腹瀉等症狀,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事件。食物環境衞生署發現大家樂的食物製造工場衞生情況欠佳,即時進行票控。微生物學專家警告,到會或外賣食品切忌在室溫下存儲逾兩小時,以免細菌滋生。記者:梁洵瑜

北區醫院前天舉行周年員工聯歡聚餐,由大家樂集團提供外賣食品,員工進食後陸續出現腹瀉及肚痛,防護中心昨聯絡到212名員工,證實當中38人在聚餐後出現肚痛及腹瀉症狀,懷疑食物中毒。

工場即時遭票控

該院發言人表示,不適的員工病情輕微,只有兩名員工需要休假,其餘均能如常工作,無人需要入院。有員工透露,部份員工並非即時進食有關食品,可能是帶回病房甚至回家後才進食。衞生防護中心暫時未能確定「中招」員工曾進食那類食品。
食環署昨日到大家樂調查,發現處理食物的工場衞生情況不理想,於是即時發出告票,並已抽取食物及環境樣本作化驗。一個多月前,大家樂供應外賣予沙田體藝中學舉行聖誕聯歡,24人進食後感到不適。

室溫下易生細菌

臨近農曆年,不少機構舉行聯歡,外賣盆菜大受歡迎,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表示,進食外賣食品最重要注意存放時間,「如果食物整好之後放喺室溫度,幾個鐘就會有細菌滋生。」他提醒食物製造商及市民,不宜把食物在室溫下存放逾兩小時。
黃世賢表示,若員工進食後兩至六小時即開始肚痛,可能是食物早已被金黃葡萄球菌或臘樣芽胞桿菌污染,細菌產生毒素,進食後較快出現腸道不適;若進食後稍長時間才出現腹瀉或肚痛,即可能是副溶血性弧菌或梳狀芽胞桿菌所致,食物種類以海產、沙律等較高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