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李志清,談不清。
他畫漫畫用水墨、金庸與古龍小說封面全出自他手筆!去年更憑《孫子攻略》,奪得有如漫畫界諾貝爾,日本首屆「國際漫畫賞」最優秀作品第一名。自此,我以為水墨漫畫,就是李志清。
近日李志清在商場展出作品,並將新作九子迎財神的水墨畫放大到兩層樓般高。他站在此畫前,並非如他的畫般兩袖清風,而是一身黑衣MIBLook酷笑道:「話我畫水墨漫畫,其實係錯誤理解!」不止漫畫,水墨西洋抽象,只要是畫,他都要畫……
咦,原來我以前看的李志清,是低清!
記者:馮冠芝
攝影:王文忠
看清巨畫財神頭大身細
農曆年將至,李志清為商場繪一幅賀年水墨畫,然後印大成30×30呎。巨畫卻沒壓迫感,也沒賀年必備的大片紅色,連財神都優雅起來,正有詩意,他卻說此財神是頭大身細!「我還是首次將畫作放到這般大!一直等到印出來才知效果。但事前在繪畫時會考慮比例問題,像樂山大彿,頭比身大,人們仰視角度望上去剛好!」聞言我再望,讚嘆他畫水墨畫技巧高超,不禁問,李志清,有水墨畫先還是有水墨漫畫先?他一句:「我不是畫水墨漫畫!」開始,訪問終於揮去雲霧,把他看清。
認清不要定型
這是笑話嗎?曾有報道說李志清畫漫畫不用鋼筆,用毛筆畫的不是水墨漫畫?「我畫的漫畫跟水墨畫是兩回事。用毛筆畫漫畫不方便,我通常只會用毛筆畫封面,其餘用回鋼筆。我的漫畫中,水墨是工具,並無水墨畫獨有的精神思想!」不是水墨畫漫畫家,他不愁沒命名。20多歲時他身兼《怪異集》與搞笑《玉郎漫畫》,憑前者有人說他是「鬼故漫畫師」、後者別人道他是「禽獸漫畫家」。為金庸、古龍小說畫封面,又被稱為「武俠漫畫家」。一堆名,選個動聽的套在身上並非難事,但他早在90年時已以畫抗議,「我曾畫過一幅命名《定型》的水彩畫,用難以調色的水彩畫有定型象徵的石膏頭像,上為實體下為虛幻。以表達我對被定型的不滿。」說着,連「漫畫家」的名銜他亦不愛擔,說漫畫是能滿足他的繪畫慾,亦能餵飽他的工作。確實,04年至今他一直在《大公報》畫政治漫畫。可說他是畫家,也不盡然,「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吟了蘇軾的《題西林壁》首兩句道心志,教人看李志清,不止看漫畫《孫子攻略》或《三國志》。
自清恰如其份
以為從低清轉到高清,看清李志清了,但經他解釋後我卻身在廬山中!當了30多年漫畫家,他喜歡繪畫更甚漫畫,「漫畫是因應編輯方針、市場主導下的產物。其他作品亦然。我畫封面、畫政治漫畫,都是在跟着定位的前提下發揮。之後就會調節自己心境,『無所為而為』,自然去做。漫畫中每一格就會恰如其份,讓讀者忘了自己在看漫畫,只會記得往後揭。」李志清以電影作比喻,說他像拍商業電影,但同時是商業行為。我看他能在國際漫畫賞奪冠,贏在畫風,更贏在一句「恰如其份」。「歐洲漫畫多以自己為本,有強烈類型性、實驗性;而日本漫畫即全由讀者主導。」因此,李志清的中庸之道,商業與清雅氣質兼備,令《麵包超人》作者柳瀨嵩、《鐵拳浪子》的千葉徹彌等評審刮目相看,最後為港爭光。藝術與商業間的平衡,他以《大學》道出:「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呃,不止他的畫雅,原來MIBLook的李志清,也很儒雅!這一點,我總算看得清。
小檔
李志清,香港漫畫家,筆名清兒。早年曾習水墨畫、西洋畫、書法等。為《怪異集》、《鐵將縱橫》等主筆。81年開始繪畫「金庸小說全集」封面插圖,並於98年繪畫金庸小說漫畫版。他的個人作品有漫畫《三國志》、《孫子攻略》等,他更憑後者獲得日本第一屆國際漫畫賞的最優秀獎。
《李志清水墨畫展》
日期:26/1-24/2
地點:新都城中心2期L1天幕廣場
查詢:3194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