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年 索羅斯警告<br>金融危機戰後最嚴峻

美國大選年 索羅斯警告
金融危機戰後最嚴峻

今年美國大選年,候選人的頭號議題,本來是如何撤出伊拉克等外交安全政策,但次按風暴吹散美國經濟,國際大炒家索羅斯更語出驚人:美國正步入衰退,全球正面對二次大戰以來最嚴峻的金融危機。角逐總統提名的候選人高呼:"It'sstilltheeconomy,stupid."以往大選年,政府都出招托市,維持股市牛氣,增所屬政黨入主白宮的勝算。今年喬治布殊政府出招,全球熊出沒陰霾不散,共和黨候選人流年不利。

美國總統喬治布殊上周五宣佈1,500億美元(1.17萬億港元)緊急救市方案,不只市場反應負面,民主黨總統提名候選人也大加抨擊。希拉莉前日(周日)說:「總統建議的刺激經濟方案不夠,太少,也太遲了。」她昨天指若當局不立即採取行動,美國經濟將陷入「極度而長期」衰退,「這是全球性經濟危機」當局必須與全球央行聯手救巿。奧巴馬也批評:「除非我們刺激經濟,否則我們會陷入非常的衰退。喬治布殊令情況更嚴峻。」
但令全球更恐慌的,是國際大炒家索羅斯直言,美國經濟將步入衰退,全球二戰以來最嚴峻的經濟衰退。

減息恐種下通脹禍根

在一片恐慌和悲觀氣氛下,即使聯邦儲備局昨天突然提前減息,減息高達3/4厘,道瓊斯工業指數早段依然狂瀉。原因?《財富》雜誌編輯塔利覺得,若伯南克提前減息,即使減息的幅度溫和,也會令市場有錯覺,以為美國經濟已陷入衰退,才會迫使聯儲局突然出手,而今番出手又可能為未來美國經濟種下通脹的禍根,導致聯儲局日後需要大幅加息來壓抑通脹。
作為世界經濟超強,美國經濟陷入如斯境地,索羅斯說是因為金融政策在過去幾年被他稱為「市場原教旨主義」(marketfundamentalism)的觀點誤導,誤以為市場可以自我調整平衡,但這其實是錯的,目前正存在嚴峻的金融危機,而且歐洲同樣面臨經濟萎縮的風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卡恩也指出,目前環球經濟情況嚴峻,若美國經濟放緩,將令不景氣現象擴展至全球,所有國家料無一倖免,新興市場的經濟亦會受拖累。
「市場原教旨主義」財政政策出錯、次按「爆煲」、人心恐慌,一環扣一環,都是令美國陷入金融危機的原因。還有一樣,就是貪婪。財金機構玩財技,不理高風險依然貸款次按,結果失控,正是一種貪婪的表現。

昨日道指早段仍然下跌,紐約交易所內一名交易員垂下頭,彷彿「冇眼睇」。 美聯社

半世紀三次大選年熊市

美國經濟充滿迷霧,以往大選年不是未試過,但熊市來臨很罕有,不乏政治啓示。數過去半世紀,大選年美股陷入熊市,就只有三次:1960年,道指跌9.38%;1984年,跌3.74%;2000年,跌6.18%。在跌市的大選年,1960年共和黨人被趕出白宮,民主黨的甘迺廸勝選;1984年,共和黨總統列根靠減稅力保不失;2000年,民主黨人敗選,白宮由共和黨的喬治布殊做主人。若今年熊市,則意味喬治布殊托市失效,民主黨人入主白宮將勝選大增。
兩黨候選人刺激經濟方案,共和黨人主減稅,民主黨人倡派錢,還富於民。香港科大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鳴認為,民主黨人策略和小羅斯福1930年代提出新政(NewDeal)對付大蕭條相似,但「美國目前最大問題是市民消費太多,如果連政府也加大消費,赤字多了,最終都要加稅」,所以減稅較合理;但共和黨人若維持高開支,單單說減稅都無補於是。他總結一句:「候選人說的多是選舉語言,對現在經濟困境沒甚麼作用。」
本報記者

候選人救經濟方案

民主黨

希拉莉援助次按
提出700億美元遏止衰退,措施包括:第一階段以300億美元援助受次按危機影響的低收入階層,第二階段再動用400億美元;另動用400億美元用於暖氣補助,擴大失業保險,增加能源效益投資

奧巴馬減工人稅
提出750億美元方案,措施包括:即時給工人減稅250美元,一旦經濟惡化,則減稅500美元;為長者提供一次過250美元社保津貼,經濟惡化,津賠增至500美元;向面臨斷供的業主援助;資助稅收減少的州分;擴大失業保險

愛德華茲創造就業
提出動用250億美元創造就業機會,一旦美國陷入衰退,則需要750億美元;主張投資環保能源建設,聯邦資助有困難家庭,處理樓市危機,改革失業保險

共和黨

麥凱恩減公司稅
提出將公司稅率由35%減至25%,加速購置新設備公司扣稅

羅姆尼棄利得稅
提出高達2,500億美元刺激經濟方案,包括將低收入人士稅率由10%永久減至7.5%,永久將企業稅率由35%減至20%,取消利得稅,加速給投資新設備的公司扣稅

赫卡比動用儲備
提出動用聯邦儲備解困,承諾減稅

朱利亞尼簡化稅制
提出萬億美元減稅方案刺激經濟,將公司稅率由35%減至25%,利得稅率由15%減至10%,建議簡化稅制,最高稅率30%。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