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伙內蒙古中小學生,來香港作客交流,住宿本地家庭,幾位蒙古兒,一開口就不客氣,直斥香港人「不了解中國文化」。
什麼是「中國文化」?儒家禮教,最講賓主相處的和諧,到別人家裏作客,主人家以禮相待,客人不會一開口就「彈三彈四」,說主人家的家居布置沒有什麼品味,主人家的妻子,長相不怎麼樣。客人敬主人,應該美言相譽,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禮儀。
香港人如果去了內蒙古,住在這幾位小朋友的蒙古包,也不會一開口就問蒙古包的呎價多少,比不上貝沙灣,因為沒有無敵海景,嫌他們家養的羊太瘦,掃落了蒙古小朋友的面子的。對於「中國文化」,這幾位蒙古小兒,今天,代他們的父母教一教孩子,希望他們虛心一些,從頭向香港人學習。
再者,說到「中國文化」,不妨向這幾位蒙古兒小哥細說從頭。
兩千年來,蒙古人不斷侵略中國,由西漢開始,這幾位住宿香港的蒙古中小學生的遠祖,中國人稱為匈奴、胡虜、韃子,不但派兵滋擾西漢皇朝的邊疆,成吉思汗,搶掠屠城,比日本的南京大屠殺還殘酷百倍,我國民族英雄,由兩千年前的李廣、衞青,到後來的文天祥,都在為捍衞中國文化、抗擊蒙古韃子的侵略獻身,連史學家司馬遷,也因為蒙古之累,下了蠶室,被迫當了太監,這是民族仇恨之一。
香港人「不懂中國文化」?即使是確實,這幾位蒙古中小學生又知不知道為什麼?請招待他們的香港家長,帶他們到九龍城宋王台,為他們上一課:宋末的一位小皇帝,流亡到此處,就是被你們蒙古韃子兵趕絕,隨同愛國名臣陸秀夫跳海的。一縷「中國文化」的香火,就是被你們蒙古人熄滅的,文天祥的新界後人,可為佐證,說香港人「不了解中國文化」?香港人對這段往事,學校有中國歷史科一日,就一日不會忘記,此為民族仇恨之二。
蒙古人侵略中國,香港人敬重的民族英雄郭靖、黃蓉夫婦,死守襄陽,偕子郭破虜勇抗蒙古兵,一起殉城,此民族仇恨之三。今天,這幾個蒙古小兒來到,香港的江湖綠林人士,本應把他們抓起來,為郭靖、黃蓉、郭破虜報仇的,但香港人反而以禮相待,給飯他們吃,陪唱K,看明星,還帶他們到廟街,選購二十元一隻的金鑽勞力士,表現了中國文化的包容和寬厚,香港人有哪一樣,對他們不起?
台灣的漢人陳水扁批評香港兩句,特區高官馬上駁嘴,面對這幾位不知尊卑、不懂中國歷史文化的蒙古人的無禮,特區政府一聲不敢吭,逆來順受,怪不得有人指出,這是個歷代出最多漢奸的國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