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時亨轟麵包大幅加價

馬時亨轟麵包大幅加價

【本報訊】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表示,雖然近期麵粉價格上升半成至一成半,但麵粉只佔麵包製作成本小部份,若店舖單以麵粉價格上升而加價5毫至1元,幅度太高,市民買麵包前可格價。消委會接獲六宗市民反映麵包漲價太高,以及未有因應內地取消關稅而減價,正作出跟進。
立法會議員馮檢基昨在立法會會議上表示,早前內地當局已表明,沒有增加出口到港的麵粉關稅,但已加價的麵粉麵條沒有減價。馬時亨回應時表示,麵粉供應沒有問題,過去數周麵粉價格升幅由5%至逾10%,相信是人民幣滙價上升及稅率所致。他指麵粉佔整個麵包製造過程很小部份,一袋重50磅的麵粉,可做600個麵包,成本只需125元,即使麵粉加價一成,影響也有限;若店舖單以麵粉價格上升而加價5毫至1元,幅度是太高,相信業界是連同租金及員工薪酬上漲等,轉嫁消費者。

整體原材料成本上升

他說:「香港有好多競爭,好多麵包舖,我個個禮拜食菠蘿包嗰間舖,都冇加過價。」勸喻消費者選擇不同麵包店。他指政府有儲備食米,但沒有麵粉儲備,而且香港潮濕,麵粉儲放太久會變壞。
大班麵包西餅有限公司客戶聯絡主任張寶雲表示,該店元旦起加價,平均加約6%,主要因整體原材料成本上升三成至六成,並非單純因麵粉加價。她相信近期內地麵粉收關稅的報道,令市民誤解是麵包加價的單一因素。
泰昌餅家梁小姐表示,在內地麵粉加價前,已調高蛋撻及沙翁每件5毫,因所有原材料價格上升,如食油類加兩成、糖加5%等。
消費者委員會發言人表示,已收集市面上麵包價格,待將來麵包調整價格時參考,但不會像活豬那樣特別研究。發言人稱,作為有責任的企業,若早前以內地麵粉收關稅為由將麵包加價,現應減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