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後悔」的小吃 - 李碧華

喚「後悔」的小吃 - 李碧華

有一道古老小吃,喚「後悔」。由中國陝西洋縣一家飯店的老闆發明──說是創新,不如說「捨不得棄舊」。
某店生意做到下午,適宜做大菜的材料用盡,剩下的只是腳料或雜菜,上不得場面,但扔掉太可惜。而且客人來了,怎可由他們空腹離開?日後光顧別家,自己同自己過不去。
於是老闆靈機一觸,把各式材料用麵糊或蛋糊裹了,在油鍋裏給炸成香脆黃亮又「內涵豐富」的圓餅款客,免他們再奔波覓食。
剛推出,還有點不好意思,畢竟不是美味佳餚,不賣則覺遺憾,也算一道小菜吧。食客吃過,唔,不錯,可是明知前因後果,不比自己點菜般如意。買賣雙方,吃也後悔,不吃也後悔;做也後悔,不做也後悔──便給它起個有趣的名兒,亁脆叫「後悔」,全面覆蓋複雜的心情了。
當然,日本著名的「天婦羅」相似,有新鮮名貴的食材,也有各類雜錦式野菜,亦裹麵糊薄炸,但此乃「國食」,中間倒沒有中國人的節儉和變通。
喚「後悔」有點自嘲,但物盡其用是美德,靈活創新乃市井智慧,民間很多小吃,源自靈機一觸。所以不應後悔,買賣雙方可稱之為「慶幸」:生意成了,肚子也飽了,多好,比一方發愁拒客,一方失望而回,更覺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