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留學費要預通脹

計留學費要預通脹

父母要子女到外國留學,最好盡早決定目的地,才可盡早計出開支和預算,以作教育基金之用。一般,要在港完成一個學士課程,學費、宿費加生活費,三至四年開支約20至30萬。到外國留學,除以上三種開支外,還有保險費、機票等支出,所以費用比香港大很多。
要為留學儲蓄,投資方式並沒有太大不同,只是目標金額不同而已。以現時水平來說,在多個熱門留學國家中,英國和美國留學開支最貴,其次澳洲和加拿大,而新西蘭較平,內地則花費最低。
由子女在幾歲時開始儲錢,至17、18歲出國,中間經過漫長歲月,在計算留學費用時,便要考慮通貨膨脹因素。以正數作計算,加埋每年通脹上升3至5%來儲錢,才不會出現因通脹而弄得儲不夠錢的問題。此外,也要留意貨幣兌換率,如人民幣跟港幣的兌換率變化最明顯。從前一百港幣可換百多元人民幣,現在卻只換到九十多元。
以我自己為例,囝囝幾歲時開始儲教育基金,目標地為英國,但漸漸,加拿大和澳洲也成考慮之列,由於開始時以最貴的英國作為目標,因此就算改變留學目的地仍不會影響儲備計劃。所以設定基金時,將限額定高點,日後的選擇便不會太單一。

筆錄:謝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