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香港傳媒都會舉辦一些「十大新聞」、「十大財經新聞」等,筆者作為金融業從業員,湊湊興,選出3件比較「冷門」的事件與讀者分享。
第一:中國稅制改革,象徵中國經濟發展由勞工密集的生產型企業,轉到高科技的生產及「第三產業」。同時鼓勵國內的公司,減少對外資的需求,製造「內需」。
第二:經過差不多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大批「海歸派」回流中國的金融服務業。今年國投大舉收購國外資金,Blackstone、MorganStanley、NAB等。高級的金融人才,國內是有的,只是數量不足,而中下級的金融人才,質素一般,特質是能操流利英語的人不多,相信香港的金融優勢,仍然可以保持。
外滙管制放鬆可期
第三:去年中國的對冲基金,發展得很迅速,國內的PrimeCapitalManagement,擁有67億美元資產,成為亞洲第二十五大基金管理公司。07年大概有35家香港及國外對冲基金公司在上海成立「代表處」,對冲基金開始在國內「插旗」。
稅制改革及對冲基金進入中國的「勢頭」,都是所謂「無形之手」的活動。相信假以時日,這些國內外的對冲基金及相關的投資活動,將會迫使中國政府逐漸放鬆外滙管制,達致人民幣自由兌換,對國內的金融體制有深遠影響。記得七十年代末期,鄧小平的「包產到戶」政策,都是「由下而上」,推展到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