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贖回潮加劇跌勢

基金贖回潮加劇跌勢

【本報訊】美國經濟衰退風險越來越大,股票基金面對龐大贖回潮,昨日不問價狂掟全球大價股,為全球股災的「兇手」之一,令跌勢加劇。近年獲得熱捧的新興市場,尤其是「金磚四國(BRIC)」(即巴西、俄羅斯、印度及中國),成為昨日重災區,四地均挫逾5%。分析員相信,若股市持續向下,將引發更多基金贖回潮。
印度股市昨日曾大跌11%;俄羅斯亦曾跌逾7.5%;巴西最多挫逾6%,中國滬深300指數亦下跌逾5%,面對金磚四國表現不濟,市場益發關注歐美基金有否大舉撤離的情況,擔心贖回潮一旦出現,不但會推冧股市,更對經濟造成極大的衝擊。

短時間套取大量現金

不過,霸菱資產管理基金銷售部主管李錫富表示,暫未見香港的新興市場基金出現明顯贖回,目前新興市場資金的進出額仍正常,要進一步觀察資金流動情況,才可了解是否有資金大舉撤離;對於印度股市大瀉,他相信是與歐洲新興市場基金贖回潮有關。
美國花旗集團的研究報告指出,資金雖然持續流出亞洲,但金額還未達至高峯,跟蹤2,150億美元離岸亞洲基金的EPFRGlobal數據顯示,截至本月16日止的一周,基金的贖回額約43.6億港元,為911恐怖襲擊以來第二大贖回額,且是連續五周出現淨流出。慶幸的是,流向香港基金的資金仍為淨流入。數據亦顯示,香港及中國股市自去年11月高位至今回落逾兩成,遂吸引資金流入相關基金趁低吸納。
市場擔心,即使新興市場過去幾年經濟增長迅速,吸引基金大舉投資,但面對環球經濟衰退,基金為保住賬面豐厚利潤,可能不惜贖回股票套現。一些因投資次按損手的歐美基金,為解決流動資金短絀,亦會拋售股票,務求在最短時間內套取大量現金,結果觸發基金連還贖回,加劇股市跌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