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提名戰,民主黨的希拉莉(HillaryClinton)再下一城,繼拿下新罕布什爾州(NewHampshire),周六在內華達州(Nevada)黨團會議中勝選,鞏固了她「打不死女郎」的競選勢頭,開始領跑。共和黨的羅姆尼(MittRomney)在內州出線,但同日的南卡羅來納州(SouthCarolina)初選則由麥凱恩(JohnMcCain)勝選。
由新州到內州,希拉莉連贏兩仗,一洗在艾奧瓦州(Iowa)初選揭幕戰敗給對手奧巴馬(BarackObama)和愛德華茲(JohnEdwards)的前恥。在內州,她得票率50.7%,領先奧巴馬的45.2%和愛德華茲的38.8%。
獲拉美裔及女選民支持
內州拉美裔選民佔10%,前日黨團會議結果被視為全國拉美裔選民投票意向的指標,希拉莉就贏得他們大多數的投票,又贏得逾50%女選民票。至於男選民,她和奧巴馬得票率打個平手。但黑人選民,則明顯倒向奧巴馬。連贏兩州,60歲的希拉莉喜形於色,向支持者謝票:「感謝內州和所有人,他們在這次競選的努力,我想是我們勝出的原因。」
但奧巴馬陣營指希拉莉只是贏得整體票數,但奧巴馬在內州賭城拉斯維加斯以外地方有較多支持,所以贏得13個全國代表支持,希拉莉有12個。全國代表會於8月出席民主黨大會,投票提名總統候選人。對於奧巴馬的說法,內州民主黨主席發聲明,指會在4月選全國代表時定奪。奧巴馬陣營又指收到逾200宗違規投訴,包括有黨團會議提早30分鐘舉行等。
希拉莉緊接下來的另一場選戰大仗,是下周六在南卡州再和奧巴馬正面交鋒,爭奪州內佔一半的黑人選票。民調顯示,奧巴馬贏得南卡州多數黑人選民支持,但希拉莉的丈夫克林頓被喻為「美國首位黑人總統」,她在黑人票倉也有號召力。
共和黨麥凱恩贏南卡州
希拉莉連贏兩州,展現領跑勢頭。共和黨選情則仍是混戰。在內州黨團會議中,信奉摩門教、企業家出身的羅姆尼,以51.1%得票率勝選。內州共和黨人最重視經濟,他曾出高達2,500億美元刺激經濟方案。
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和赫卡比(MikeHuckabee)都不跟羅姆尼在內州鬥,兩人轉戰南卡州。共和黨人同日在南卡州舉行的初選,儘管地處保守的南方,牧師出身的赫卡比只得29.9%的得票率,麥凱恩贏33.2%,又一次成為「打不死小子」。麥凱恩2000年競選總統提名時曾在此州落敗,今次卻奏凱歌。
據共和黨經驗,自1980年起能贏得南卡州的候選人,將穩奪黨的總統候選人提名。71歲麥凱恩在南卡州勝出,領跑姿態顯現,但還要看下周二佛羅里達州初選,因為採取留前鬥後的星級候選人朱利亞尼(RudolphGiuliani)將在這裏出擊。
美聯社/法新社
賭城特色 抽啤牌定輸贏
內華達州最著名的地方,是賭城拉斯維加斯(LasVegas)。民主黨內華達州的黨團會議,也沾上一些賭博色彩。希拉莉與奧巴馬在其中兩個小選區打成平手,按規定以啤牌「賭一局」決勝負。
一個分不出勝負的選區,位於小鎮熱那亞(Genoa)。希拉莉與奧巴馬同得26票,黨團會議主席於是拿出一副印有二人照片的啤牌,兩個陣營分別派一名代表抽牌。他們不是要「鋤大D」,而是「玩大細」,以牌面大小定輸贏。希拉莉支持者的手風不順,只抽到「5」,奧巴馬支持者抽到「K」,所以贏了。另一個選區澤弗科夫(ZephyrCove),二人得票同樣是24票,結果又是抽牌定輸贏,希拉莉支持者抽到「5」,奧巴馬支持者抽到「9」,又贏一局。
奧巴馬靠運氣贏了這兩個小選區,但卻差點與被控貪污的芝加哥地產界和快餐店商人雷茲科(AntoinRezko)扯上關係。奧巴馬競選參議員時,收取過他40,000美元(312,000港元)捐獻,為劃清界線,他已悉數捐給慈善機構。
英國廣播公司/美聯社
朱利亞尼 佛州加入戰陣
佛羅里達州(Florida)下周二舉行初選,至今從未贏得任何一州提名的前紐約巿長朱利亞尼,一直集中火力在佛州拉票,希望以此為起點,加入選戰戰團然後直攻下月5日「超級星期二」22州初選,爭取提名。但有分析認為他留前鬥後、放棄小州着眼大州的策略出錯,令選情岌岌可危,隨時「一鋪出局」。
着眼大州恐「一鋪出局」
朱利亞尼挾着帶領紐約走過911恐怖襲擊陰霾的英雄形象,問鼎白宮。但他結過三次婚,在率先舉行黨團會議的保守派艾奧瓦州和福音派陣地南卡州,都沒有優勢;而在新州在共和黨全國黨代表大會中只有12張選票,所以他亁脆將火力集中在有57張選票的佛州。
佛州有不少前紐約居民,福音派勢力較小,朱利亞尼每天花上30萬美元(234萬港元)賣廣告,又落力拉票:「沒有你們,我不能成功。如果我們在佛州贏了,我們會贏得提名。」上周他到甘迺廸太空中心發表演說,聽到太空人投訴資源不足,又立即扯到對他最擅長的話題──國家安全,強調探索太空是「美國人的成就,對國家安全十分重要」。
但選民最關注的議題,已由安全轉到經濟上,加上朱利亞尼剩下的經費越來越少,上周一項調查顯示,他在佛州的支持率已被麥凱恩超越,但朱利亞尼的一名女性支持者金德爾(DeeKindle)仍相信為時未晚:「他在紐約表現出色,他是我的人選。」
英國《星期日電訊報》/《觀察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