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佐賀A5嫩

蒸佐賀A5嫩

日本和牛一向是矜貴的食材,可惜一場瘋牛症令和牛銷聲匿迹了一段時間,自從和牛回歸,牛迷終能再嚐日本和牛的美味。過去神戶、宮崎、米澤和牛最為人熟悉,回歸後,肉質穩定、脂肪分佈平均的佐賀和牛,竟打低一班和牛大哥,成為城中最Hit美食,那種入口即溶的口感,令牛迷情不自禁地流口水。
記者:洪偉順
攝影:王文忠、譚盈傑、梁細權
Model:Arichi

看聞聽食四重享受

和牛以燒烤的烹調方法最能突出牛味,要食和牛當然鐵板燒最好。試想像師傅出神入化的刀功、不斷炒弄、添酒冒火……而那片厚厚的和牛在鐵板上跳動、吱吱地向你呼叫,加埋獨特的牛香飄進鼻裏,「看、聞、聽、食」這四重奏令人感受到食和牛是多麼幸福。有十多年經驗的鐵板燒師傅Franky說:「看着客人那種期待的眼神,我在煎和牛的時候就會加倍落力。」除鐵板燒外,在日本、台灣現流行着蒸的新食法,配上蔬菜與和牛齊蒸,味道出奇清新。

日式ShabuShabu

選用豆腐、紹菜等時令蔬菜做出清淡味甘的湯底,以免破壞佐賀和牛的原味,師傅建議和牛灼半分鐘,能吸收湯的精華,又能食出牛肉的嫩滑。可選擇A3及A4和牛,每200g售$830及$980。

佐賀和牛柏葉味噌燒

以柏葉盛着特製味噌湯底,將和牛燒熟,和牛吸收柏葉的清香,散發着獨特牛香。和牛有A3至A5級選擇,每200g分別售$580、$760及$850。

淮山牛肉卷$120

用和牛捲着藥材淮山,淋上以日本醬汁做的牛肉汁一起燒成,和牛添上一份藥味,入口香滑爽脆。

佐賀和牛蒸

蔡瀾推崇的新食法,將和牛蒸熟,蒸時油會流走,捲甘笋、金菇等同吃,比金菇肥牛卷更香更嫩。和牛有A3至A5級選擇,每200g分別售$580、$760及$850。

和牛鐵板燒

2.5cm厚的和牛扒,下胡椒調味以鐵板煎成,外脆內滑,一咬下去肉汁四溢,美味至極。和牛同樣有A3至A5級選擇,每200g分別售$580、$760及$850。

和三味(28318989)
地址:銅鑼灣軒尼詩道555號東角中心22樓
營業時間:12:00nn至3:00pm、6:00pm至11:00pm

A5刺身終極口感

擁有170年歷史的日本餐廳Nadaman,是日本懷石料理的代表,問日籍大廚鈴木師傅,那個烹調方法最能表現出和牛最美味的一面,師傅即答:「絕對是刺身!和牛肉眼對上的橫肌用來做刺身最好,沒有膻味,油花分佈平均、色澤鮮紅,口感煙韌、鮮甜。」

佐賀和牛刺身$580

選用終極A5的佐賀和牛,雪花分佈細緻平均,吃下去能慢慢感受那淡淡的生牛肉鮮甜感。

網燒佐賀和牛$680/100g

以牛筋製成的醬汁醃和牛片,醃後用鐵網燒熟,肉吸收了醬汁的鮮甜,入口即溶,肉的鮮味久久不散。

炭燒佐賀和牛$680/100g

想試和牛的香味,可選擇炭燒,加入小量的鹽及胡椒調味,味道分明,聞上去惹味,食下去卻充滿濃郁牛味。

Nadaman(28208570)
地址:金鐘太古廣場港島香格里拉大酒店7樓
營業時間:12:00nn至2:30pm、6:30pm至10:30pm

京都派清淡和牛料理

以京都派烹調法炮製和牛料理,味道別樹一格。和幸小料理的安達師傅是京都料理派,主張以香料帶出食材原味,不同其他日式派別以調味料改變食物味道,故京都派料理的味道較清淡,食材的原味才是主角。

和牛大根煮$88

大根是日本蘿蔔,味道比本地的甜兼少渣,配M10級澳洲和牛,整道菜味道淡但牛肉軟腍,不會太油膩。

薯仔牛肉$68

傳統京都派料理,日本薯仔、芋絲等烹調M10和牛,肉身聞起來有蔬菜香味,入口充滿和牛的香味。

黑毛和牛燒肉定食$120

將M10和牛肉烤熟,配照燒汁,保留燒肉的微脆口感。午餐定食還包括魚生及蔬果。

和幸小料理(34282862)
地址:銅鑼灣軒尼詩道502號黃金商場七樓
營業時間:12:00nn至3:00pm、6:00pm至1:00am

澳洲vs日本

和牛原是日本本土飼養食用牛的統稱,自從十多年前,澳洲引入和牛並成功繁殖後,市場即出現澳洲和牛及日本和牛兩大派別。
每隻日本和牛在出生時有證明血統的出世紙,牛以牛奶、含豐富蛋白質的飼料等飼養,部份牧場更為牛隻按摩及灌飲啤酒,令肉質更鮮嫩。澳洲和牛在15個月前飲牛奶,斷奶後餵穀草,600天大便須屠宰。
日本及澳洲和牛的級數以A及M來區分,兩者均根據肉色及脂肪分佈評定,日本分A1至A5級,A5最高級價格亦最貴;澳洲則分M1至M9,同樣級數越高越矜貴,而大型屠場更私下訂出M10至M12級別,由於M12太矜貴,一般不會出口,故本港只可吃到M10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