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用鈔票來做標準,門票可以分為3類。第一類是奇貨可居,有錢都難買到的門券,奧運會開幕禮、世界盃決賽都是這一種。第二類是叫座力弱,任你票價再便宜,都覺得太貴的比賽,於是索性免費招待觀眾,現時在廣州舉行的「女子足球四國邀請賽」就是個例子。
這兩類項目都尚算易辦,最考功夫的反而是那些有若干號召力,舉辦成本又高的比賽,下月上演的鼠年賀歲波,大概是個典型。
農曆年期間搞外隊賽,今年特別困難,因為歐洲球季正打得如火如荼的同時,還多了個非洲國家盃亦正在比賽,於是,在「限米只能煮限飯」下,賀歲波就改由球會擔綱。其實,看球會抑或看國家隊都不是問題,對一般球迷而言,票價才是關鍵,所以當足總公佈了詳情之後,惹起球迷最大反應的討論議題是:波飛太貴喇!
到底是將價錢定高,但乏人問津好,還是定價大眾化,但可以讓更多人享受到現場睇波的樂趣好呢?我相信答案應該很明顯了,可惜的是,我不是搞比賽的人。
文:李德能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