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國際風雲人物,非法國新任總統薩科齊莫屬。離婚另娶女模新歡卡拉,前妻出書譴責,薩科齊不理民間謗議,照樣與新婚妻子到處旅行。
六十歲的男人,不是炫耀浪漫的年齡,薩科齊的豪賭,在於他不止要掠奪風頭,而是要在國際造勢,為法國的經濟改革護航。
對抗工會、改革大學的免費教育、減稅,薩科齊是向法國的立國精神開戰。法國人不愛工作,對於別人,明明是懶惰,對於得天獨厚的法國人,「少做工夫,多嘆世界」卻是悠閒和瀟灑。法國人為享受人生而來到這個世界,他們認為法國文化對人類文明的貢獻至巨。法國南部地中海岸到意大利北岸的蔚藍海岸,陽光、葡萄園、海灘、棕櫚樹,是世界地理之中最性感的一彎曲線,像一個美麗女子的腋窩。法國人以講一口東南部的口音為自豪,覺得自己一生活在天堂。
薩科齊的改革,是要法國向英語國家學習,尤其是美國,這一點引起的民憤尤大。法國與英美不共戴天,主要是因為飲食的權力之爭。法國人認為飲食是藝術,英美視飲食為功能;法國人的飲食是感性,香港人很早就發覺,法國大餐比一般西餐「多嚿魚」,也就是多了一道菜。法國人的晚餐,把前後的餐酒、甜品、芝士都算進去,共有九道之多,進食速度慢,愛消磨一個夜晚;相反,英語國家的飲食充滿理性。中國作家林語堂說:「英國人所感興趣的,是怎樣保持身體的健康與結實,譬如多吃點保衞爾牛肉汁,從而抵抗感冒的侵襲,並節省醫藥費。」
法國人看不起一海之隔的鄰居,就在於這一點。林語堂的時代,還沒有美式麥當勞快餐的興起。美國人把飲食進一步工業化,在美國,買一客漢堡包可樂,根本不必進店,只須駕着汽車,經過一個快餐店的窗戶,女侍應從小窗子裏把食物連托盤伸過來,車主只須絞下玻璃,付錢接貨。
這樣的交易方式像甚麼?像一輛汽車進油站加燃料。美國人就是視食物為燃料,把自己的身體當做一具機器。美國的飲食,在工業化出產的快餐之下,也充滿機械化:炸薯仔和牛肉進攝過多,脂肪卡路里過盛,美國人舉國普遍癡肥,卻又熱衷於器械健身和跑步機的運動。香港城市內以CaliforniaFitness為首的健身連鎖店,都是美資跨國企業,證明美國人由飲食到運動,充滿僵化,因此薩科齊上任之後,學着美國人一樣跑步(jogging),引起法國國民的一片訕笑。
法國人對英國人,因有百年戰爭和拿破崙的舊恨,不可能互相欣賞,但法美之間,卻有依依難斷的一段情怨。美國獨立革命,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派出將軍拉法葉橫渡大西洋,協助美國人抗英。美國人在波士頓把英國的茶葉傾倒入海以抗議高關稅,從此美國人不喝下午茶,改喝咖啡,法國人很振奮,覺得美國人跟自己親密一些。後來,美國國父華盛頓和傑佛遜的立國宣言,反過來影響法國,促成了法國大革命,建立共和,促成了人權平等的理念。英國恐懼自己的王室也岌岌可危,派兵渡海,攻打方始誕生的革命政權,法國人希望共和的美國派兵馳援報答,但華盛頓等人卻又按兵不動。
美國對法國的人情,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才真正償還。艾森豪領導盟軍,登陸諾曼第,在納粹的鐵蹄下光復巴黎,解放法國。戰後的法國,卻又另行獨立外交路線,戴高樂不聽美國指揮,令美國覺得法國人忘恩負義。但不論如何,美國還是把自由神像的一具複製品送給巴黎(另一具則送給日本東京),用心良苦,勉勵法國:我們有共同的人文價值基礎,不論怎樣吵鬧,在危難的時候,務請法國人記住這一點,大家團結在一起。
薩科齊上台,外交路線改而親美,美國人很高興。去年的一齣荷李活卡通《五星級大鼠》,由美國人來講法國美食文化的故事,背景是巴黎一家米芝蓮的高級餐廳,預示了美法的一段文化新蜜月期。薩科齊上台之後的經濟改革,是希望法國人像美國人一樣勤奮工作,加強競爭,並希望引入英國戴卓爾夫人八十年代試驗成功的中小企業自由市場經濟,條件是法國人振作起來,不要只顧在塞納河邊喝紅酒談天,在左岸的咖啡館開沙龍論文學。但法國人覺得這種生活方式是自己的靈魂,這個世界已經淪為英語的殖民地了,法國人如果也像英美的人那樣勞碌而營役──不,這不能叫做「勤奮」,世界還有甚麼樂趣呢?
薩科齊上台,引起了一場文化紛爭。這樣的紛爭很有趣,法國和美國,都是偉大的國家,為現代的民主、人權、自由鎮世立極,垂範全球,還加上一個英國,其中的三角恩怨情仇,本身就像一卷壯麗的文藝小說。亞洲的日本人默不作聲,自從明治維新以來,從英語國家學到了法治和理性,從法國學到了美感和品味,日本人左右逢源,最終也以一個文明國家稱雄於東方。
薩科齊的改革如果成功,法國人的基因生變,還會不會是世人熟悉的法國?如果不成功,這位風流總統,空有一副花架子,將以高齡花花公子的姿態成為歷史過客。英語和法語,為全世界提供了兩種優秀的文化選擇,人幸好活在如此一個資訊發達的時代,英語的知性,法語的感性,只要有宏大的胸襟,都可以一併擁有的。法國人進食,不會像美國人一樣最後說一聲「我飽了」(I'mfull),他們只說「菜很美味」(It'sdelicious),就是「吃夠了」的意思,這個世界是如此令人目不暇給,典麗多姿,只因為跨越大西洋的自由神像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