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七隻肥牛與預算案 - 盧峯

蘋論:七隻肥牛與預算案 - 盧峯

舊約聖經創世紀中有這樣一段故事。埃及的法老王作了一個怪夢,夢見自己在尼羅河上看見七隻體肥色美的母牛,然後又看見七隻瘦得可憐的母牛出現;接着,七頭瘦牛竟把肥牛吞下肚中;但這些瘦牛吞掉肥牛後並沒有甚麼改變,依然瘦弱不堪。法老王也因此而驚醒了。隨後,惴惴不安的法老王四處找能人異士解夢,卻遍尋不獲。最終一位叫約瑟的希伯來少年成功為法老解夢,指七頭肥牛被七頭瘦牛吞噬,預示埃及在享受七個豐收年後將出現七個荒年,法老應當早作準備,積極儲糧,否則情況難以收拾。法老聽信約瑟的說話,在豐收年大力儲存糧食,果然令埃及避過一場嚴重饑荒。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先生大概不用甚麼人解夢或解釋也知道特區政府遇上了一隻「大肥牛」,碰上了一個大豐收的年頭。即使只是初步的資料已顯示,政府今年的財政盈餘可能高達一千億元;若果未來幾個月經濟及投資市場保持暢旺,財政盈餘將會更多,令政府財政儲備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面對這樣一個大豐收的年頭。各方面自然希望政府多派點糖,多多退稅、免差餉及增加對低收入市民的補助。但在決定怎樣動用這筆盈餘前,首先該想一想這樣的「肥牛」、這樣的「豐年」會不會再出現,會不會經常來臨。又或像法老王的夢那樣,肥牛將被接着出現的瘦牛吞掉,豐年被後來出現的荒年取代。
見識過過去十多年香港公共財政的大幅波動,見識過政府財政由有大筆盈餘到出現結構性財赤到巨額盈餘再現後,大家應當明白香港政府的財政狀況相當不穩定。經濟快速增長,投資市場蓬勃時,政府收入可以短時間內大幅增加,令財政盈餘遠超預算;九十年代中期地產大好市的時候就是最明顯的例子。當經濟急劇衰退或出現通縮時,財政收入又可以消失的很快,令政府連年出現數百億元的赤字;金融風暴爆發後的幾個年頭就是這種光景。
今個財政年度,無疑將出現巨額的盈餘,但這是在非常強勁的經濟增長、非常熾熱的投資氣氛下產生的。類似的好景不可能年年出現,甚至不可能經常出現。換言之,破紀錄的盈餘只是一時、一年的情況,不會長期出現,不應視作常態,更不能作為編製未來預算的基準。正因為巨額盈餘只是暫時或短期的現象,特區政府在動用這筆盈餘還富於民或增加補助時應以特殊項目,一次性的項目為主,例如退稅、免收幾季差餉、提供一次過的額外生果金或綜援金等;避免因一時的盈餘而大幅增加經常性開支,避免因一時的盈餘大幅擴充服務及人手編制。只有這樣,才能防止重蹈回歸前後政府大幅膨脹的覆轍;只有這樣,才能防止在經濟低迷時政府再出現巨額財赤。
除了不要被巨額盈餘冲昏頭腦而隨便增加開支外,特區政府也應當為長遠的財政需要作準備。香港人口老化是不可逆轉、不能迴避的趨勢,這意味政府、社會、個人都要有較多的儲備應付額外的開支,包括退休的開支、醫療的開支、服務的開支等。若果政府能在盈餘充盈的時候預留部份儲備應付人口老化的需要,到香港真正踏入老齡化社會時,政府的財政壓力將會大大減輕,甚至有餘力協助市民得到更有保障的退休生活:情況就像法老在豐年時預留糧食應付荒年一樣。對整體社會而言,這樣的做法比一次過把糖派清光好得多。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