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代 - 陶傑

草莓代 - 陶傑

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台灣叫做「草莓代」,意思就是脆弱,一擠就破。
玩電腦遊戲,看日本漫畫,一起照相的時候總舉手做一個V字的手勢,「草莓代」受不起挫折和打擊,考不到第一名,立即上吊自殺,然後是一大片同齡的同學和朋友,紛紛「情緒不穩」,須要接受「專家」心理輔導。
「草莓代」對人生、世界、死亡,都有一套很動漫的看法。他們活在一套卡通特技的電腦Game裏,似虛卻實,像霧又像花,他們的視野永遠聚不了焦,一切都迷迷糊糊,現實和幻覺分不清,喪笑和歌哭辨不明,像他們的外形,除了不男不女的中性,非情不慾的無性,沒有明日,沒有昨天,不知是從日本漫畫裏走出來的角色,還是實驗室裏克隆出來的另一頭貌似人形的山羊。
「草莓代」無從表達自己,也不懂體貼別人。本來還在卡拉OK的貴賓房裏,幾個摟在一團,在藥丸的功能之下,沙啞着嗓子唱完一首阿嬌,又輪到另一支容祖兒的。方才見到,還好端端,手機的怪異鈴聲一響──那陣鈴聲,有時是一首插曲,有時是一陣馬嘶或狗吠──她接了一個電話,忽然揮淚大哭,發狂般亂按了一通SMS,第二天,華文報紙頭版頭條,「Wet妹殉情燒炭亡」,其母去殮房認屍──她才三十來歲,一頭染成的黃髮,一面叼根香煙一面與值班醫生交談填表辦手續。
「草莓代」的行徑,在平庸之間往往是如此之石破天驚。東京新宿、台北的一○一或華納威秀、旺角朗豪坊一帶是他們稱雄的一條龍版圖,有的功課還好,有的一早就失學,「草莓代」與學習能力無關,從會考十優狀元到髮廊的洗髮小師傅都有。
一覺醒來,乖乖不得了,一座城市突然變成了一齣電腦特技加繪本漫畫的廠景,「草莓代」是特技key出來的千軍萬馬,像《盜墓迷城》裏的妖獸蠍子兵。
二○一七年「普選」特首?那時能「選」出些什麼人?八十年代開始,英國部署撤出,殖民地政府不再為這個地方長期打算,讓股票地產的泡沫泛起,把香港的下一代,雙手先交付給漫畫、電視劇、流行曲和電腦遊戲。他們即將成為香港的「中流砥柱」,他們喪哭癲笑,消費旺盛,沒有歷史和人文的立體感,值得恭喜,至於鄰近地區,還加上一胎當道,自我中心,稱王稱霸,核彈頭抓在手上,明天的世界,恭喜恭喜,可好玩着呢。